地圖制印

《禹貢說斷》中的“中國水系圖”是木版印刷地圖的鼻祖。下面詳解介紹了印刷的過程以及歷史。

地圖制印

正文

地圖出版原圖複製出大量的多色或單色印刷圖的工藝。
中國最早的印刷地圖是1155年南宋楊甲所編《六經圖》中的“地理之圖”(圖1a),1160年南宋傅寅所編《禹貢說斷》中的“中國水系圖”也是早期的木版印刷地圖(圖1b)。這兩種圖都採用木刻製版印刷。比這更早的《禹跡圖》和《華夷圖》則是刻在石版上,經拓碑複製成黑地白線的印刷圖。

過去地圖制印採用凸版或凹版。1798年德國人塞內費爾德(A.Senefelder)發明石版印刷後,地圖制印開始採用平版。19世紀後,發展為使用金屬版和輪轉機印刷。由於平版印刷的優點多,目前在地圖生產中仍被廣泛採用。
地圖制印程式同出版原圖的性質有密切關係。在相同條件下,出版原圖不同,其製作過程、印刷質量、生產周期、生產成本等都有差別。出版原圖若是清繪原圖,其制印過程為:復照→翻版→分塗→製版→打樣審校→印刷→印刷品加工;若是刻繪原圖,則為:翻版→製版→打樣審校→印刷→印刷品加工;若是多色原圖(通常是多色印刷圖),則為:電子分色掃描→修片→製版→打樣審校→印刷→印刷品加工。在這3種原圖中,刻繪原圖的制印質量高,生產周期短。
地圖生產的常規程式,包括復照、翻版、分塗、製版、打樣審校、印刷和成品加工等。(參見彩圖)

復照 由出版原圖照相製得底片的工作。原圖性質不同,採用照相的方法也不一樣。對於線劃出版原圖,採用普通攝影的方法;對於連續色調的暈渲原圖或影像地圖,採用網目攝影的方法;對於多色原圖,過去多採用分色攝影的方法,現在採用電子分色掃描的方法,通過掃描制出各要素的分色底片(陰片或陽片)。
專用於拍攝平面圖形的照相機稱復照儀。它的成像面積大,能放大縮小,糾正圖形尺寸,原圖板和檢影板能上下前後左右傾斜,鏡頭質量高,而且焦距長,最大相對孔徑一般不超過1:9。
翻版 又稱拷貝或底片複製。由復照底片製成供分塗和製版用的正、反陰片和陽片的工作。常用的感光片有鉻膠感光片、重氮鹽樹脂感光片、羅甸乾片和氯化銀感光片等4種。
鉻膠感光片是用明膠和重鉻酸銨的水溶液塗布於玻璃板或膠片上製成的,有洗出圖形法和選擇性染色法兩種方法。重氮鹽樹脂感光片是由重氮鹽和樹脂混合液塗布於聚酯片基上製成的,有光分解型和光交聯型兩種。羅甸乾片和氯化銀感光片都是銀鹽感光片,用於翻版有密度高、灰霧小的優點。
分塗 根據分色參考樣圖,制出地圖各色要素(線劃或普染)所需分色底片的工作。有手工分塗、蒙片分塗、染色分塗、撕膜法等工藝技術。其中蒙片分塗、染色分塗,能減少手工分塗量約40%。撕膜法對區域普染版和分層設色版的製做,不但速度快,而且質量高。
製版 由陰片或陽片製得可供大量印刷的印刷版的工作。製版方法有下列幾種:
①蛋白版 專用於陰片製版。以鋅板作版基,重鉻酸銨和蛋白(主要是禽蛋白)作感光膜,製版過程簡單,但印刷質量不高,印數不大。
②聚乙烯醇平凹版 專用於陽片製版。它是以鋅板或鋁板為版基,重鉻酸銨和聚乙烯醇作感光膜。製版過程比蛋白版複雜,但圖文下凹,線劃精細,版面耐印力高,是目前地圖製版中廣泛使用的一種。
③多層金屬平凹版 它是由親油的銅作為圖文的基礎,親水的鉻或鎳作為空白部分的基礎。版基一般採用銅板或鋁板。版基鍍銅後再鍍鉻或鍍鎳,然後再用陽片製版方法製成印刷版。這種版的耐印力強。
上述感光版都是臨時塗布,及時使用,不能存放。
重氮樹脂感光版 分預製和即塗兩種。預製感光版又稱PS版,由重氮鹽和酚醛樹脂合成感光液,塗布於經過電解和陽極氧化處理的鋁板表面上製成。它的解像力較高,能印出每厘米80~100線的網點,可存放半年到一年,用於陽片製版。即塗感光版,同樣是由重氮鹽和樹脂製成的,塗布簡單,乾燥快,製版方便,用於陰片製版。
⑤清繪原圖直接製版 分靜電製版(見地圖靜電複印和直照製版兩種。直照製版是直接由原圖照相製成印刷版,省去底片的轉曬過程。
打樣審校 校樣圖有紅色校樣圖、套合樣圖、彩色試印樣圖等,分別檢查地圖內容、套合精度和色彩調配是否正確。近年來出現了不用製版和膠印打樣機的“預打樣”方法,例如色層疊合打樣法、靜電套合打樣法、顯影屏打樣法等。
印刷 依照審批試印樣圖,在膠印機上套印大量印刷圖的工作。
印刷的主要設備是膠印機,膠印機按印刷色數和印刷輻面分有多種,根據需要選用。印刷紙張的機械強度、耐光性、平滑度、白度、伸縮率等必須滿足地圖生產要求。印刷油墨要求耐光性好,乾燥性能適宜,著色力強,對於普染色用的油墨要有良好的透明度。在保證地圖印跡墨色飽滿、結實的情況下,使用最小的壓力、水分和墨量進行印刷,以便獲得圖文光潔、精細,套印準確的地圖。
印刷品的加工 每幅圖印刷完後,要進行質量檢查、斷裁、驗數和包裝等工作。拼幅掛圖的各幅顏色應深淺一致。對裝幀成冊的地圖集,應裝訂精緻、外型美觀大方。
近代地圖制印正向著生產過程簡單化、工藝技術規範化、操作過程自動化、生產設備輕裝化,成圖的周期短、速度快,印刷的精度高等方向發展。例如,將目前的重氮樹脂感光片、PS版、預打樣等套用於地圖生產,並全部採用刻繪原圖,則可省去龐大的復照儀、磨版機、烤版機等設備,又可縮短複雜的工藝過程。如果將出版原圖進行縮微貯存和自動檢索,並採用靜電放大複製成多色印刷圖,可使地圖生產的全過程集中於一台多色靜電複印機上來完成。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