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八角

地八角,多年生草本。莖直立,匍匐或斜生,長30~100厘米。幼時疏生短柔毛。羽狀複葉;小葉11~25,對生,倒卵形或倒卵狀橢圓形,分布雲南、貴州、四川、陝西、甘肅等地。

基本信息

地八角(《昆明民間常用草藥》)多年生草本。莖直立,匍匐或斜上,長30-100厘米,疏被白色毛或無毛。羽狀複葉有19-29小葉,長8-26厘米;葉軸疏被白色毛;葉柄短;托葉卵狀披針形,離生,基部與葉柄貼生,長4-5毫米;小葉對生,倒卵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6-23毫米,寬4-11毫米,先端鈍,有小尖頭,基部楔形,上面無毛,下面被白色伏貼毛。總狀花序頭狀,生多數花;花梗粗壯,長不及葉的1/2,疏被白毛;苞片寬披針形;小苞片較苞片短,被白色短柔毛;花萼管狀,長約10毫米,萼齒與萼筒等長,疏被白色長柔毛;花冠紅紫色、紫色、灰藍色、白色或淡黃色,旗瓣倒披針形,長11毫米,寬3.5毫米,先端微凹,有時鈍圓,瓣柄不明顯,翼瓣長約9毫米,瓣片狹橢圓形,較瓣柄長,龍骨瓣長約8-9毫米,瓣片寬2-2.5毫米,瓣柄較瓣片短;子房無柄。莢果圓筒形,長20-25毫米,寬5-7毫米,無毛,直立,背腹兩面稍扁,黑色或褐色,無果頸,假2室。種子多數,棕褐色。花期3-8月,果期8-10月。

來源

為豆科植物地八角的全草。

植物形態

地八角

多年生草本。莖直立,匍匐或斜生,長30~100厘米。幼時疏生短柔毛。羽狀複葉;小葉11~25,對生,倒卵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6~23毫米,寬4~10毫米,先端稍尖,全緣,基部楔形,上面無毛,下面有白色短柔毛,幾無柄。花8~20朵排成緊密的近似頭狀的總狀花序,稍呈放射狀;總花梗長5~12厘米,疏生短柔毛;花冠紅紫色,長約1.5厘米.莢果圓柱形,直立,長1.5~2.5厘米,寬5~7毫米,兩側稍扁,先端有喙。種子矩圓形,棕黑色。

生於山坡、路旁、草叢。分布雲南、貴州、四川、陝西、甘肅等地。

採集

秋季採收,洗淨曬乾備用。

性味

苦澀,涼。

功用主治

清熱,解毒,利尿。治扁桃體炎,浮腫,牙痛,口鼻出血,麻疹。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3~5錢。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