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茶

藥茶的一種,載於《浙江民間常用草藥》,可用於除濕通利止痛。對風寒引起的關節疼痛,關節炎等疼痛有治療作用。

基本信息

藥品名稱

土茯苓茶

相關介紹

【出處】《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組成】土茯苓豬肉適量。
【功用】除濕通利止痛。
【主治】①風寒濕痹阻引起的關節骨痛,其痛或在一處,或在幾處,如骨性關節炎、關節內骨折癒合後引起的疼痛等。②梅毒性關節炎引起的關節疼痛。
【製法】土茯苓(去皮)12O~250克,瘦豬肉(切細塊)250克,置瓦鍋內,加水1000毫升,文火煎煮60分鐘左右(至肉稀爛為度)。吃肉飲湯,1日分2~3次飲完。每日1劑。
【宜忌】肝腎陰虛者慎服。
【按語】土茯苓為百合科植物土茯苓的根莖,性味甘淡、平,功能解毒、除濕、利關節。《本草綱目》說它能“健脾胃,強筋骨,去風濕,利關節,止泄瀉,治拘攣骨痛。”《本草推陳》謂其能“治風濕痛、關節拘攣、筋骨痛等症。”《本草正義》認為它“能入絡,搜剔濕熱之蘊毒”、“故專治楊梅毒瘡,深入百絡,關節疼痛,甚至腐爛”。豬肉功能滋陰潤燥,《本經逢源》說其“精者補肝益血”。二者配伍使用,治療風痹關節骨痛有效。因為土茯苓忌鐵器及茶葉,故煎藥不可用鐵鍋,亦不可與茶葉同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