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山灣

土山灣

土山灣印書館自創建以來,逐漸成為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文獻出版印刷的重要機構。19世紀下半葉,鉛字印刷與排版同時傳入上海。同治四年(1865),江南育嬰堂由青浦蔡家灣搬入土山灣。同治十三年(1874),法國嚴思慍神父(Stanislaus Bernier,1839-1903,字慎齋,1866年來華)首任土山灣管賬,監管鉛版和印書事務。其時,鉛字和印書架裝在南樓堂前西夾壁兩間,開印第一部書即為《周年占禮經》。同治十三年(1874),法國翁壽祺修士(Casimirus Hersant,1830-1895,字錫眉,1859來華,精於修理鐘錶,兼曉醫理)從徐匯堂調至土山灣,幫助嚴思慍神父司職印書館事務。土山灣曾經是上海的一個重要地標,位於上海徐家匯南部半里許。因疏浚肇嘉浜、蒲匯塘,堆泥灣處而得名,當時占地面積約80畝。

土山灣老照片土山灣老照片
土山灣曾經是上海的一個重要地標,位於上海徐家匯南部半里許。因疏浚肇嘉浜、蒲匯塘,堆泥灣處而得名,當時占地面積約80畝。1864年,土山灣孤兒院建立,隨後創辦土山灣孤兒工藝場,內設繪畫、雕塑、印刷、木刻、金工、照相等工場。雖然當初只是為了接納孤兒工作習藝而設立的工場,卻無意間掀開了中國近代文化史上重要一頁,為封閉的中國開闢了通往世界的渠道,給無緣涉足西方的中國人提供了一扇觀察和了解西方的窗戶。
土山灣畫館將西畫貫穿多種技術因素,構成了繼北方清宮油畫、南方外銷油畫之後近代中國“西畫東漸”又一處重要的樣板和典型。這種藝術與中國人聰穎、勤奮、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中國數千年的傳統藝術相融合,產生了諸如劉德齋、周湘、徐詠清、張充仁等一批享譽海內外的中國藝術大師。曾受土山灣繪畫影響的一代美術大師徐悲鴻先生直言:“土山灣亦有可畫之所,蓋中國西洋畫
土山灣老照片土山灣老照片
之搖籃也。”
經過近一年多的徵集,“土山灣”博物館藏品徵集初見成效。從日前召開的“記憶土山灣”歷史資料文物展上獲悉,目前籌備小組已受到市民捐贈的雕塑、書籍證書及繪畫美術作品等實物500餘件。明年世博會召開前,這些珍貴的藏品將在修建一新的“土山灣博物館”內向公眾開放。
土山灣民間藝人繪製的4張曾參加1915年美國舊金山世博會的徐光啟、利瑪竇等人畫像複製品;1936年由土山灣印書館出版的彩色《古史像解》……記者在現場看到,雖然藏於民間,但這些擁有百歲高齡的藏品都保存完好。據徐匯區文化局透露,目前從市民中徵集的藏品包括雕塑、書籍證書及繪畫美術作品等實物260餘件,土山灣時期書籍、活字印刷工具、黃楊木雕作品、各式樂器及工藝品240餘件。
現在,徵集工作仍在進行之中,為“土山灣”藏品尋一個家也在同步進行。目前留存的土山灣惟一遺址——位於蒲匯塘路的董恆甫職校,將建立土山灣博物館並將在世博前開放,約800平方米的展廳將展出“土山灣”不同藝術門類的珍貴藏品。上海土山灣博物館
土山灣博物館外景土山灣博物館外景
2010年6月12日,中國第五個“文化遺產日”之際,上海土山灣博物館宣告開館,以實物、圖文等多種展示形式,敘述“中國西洋畫搖籃”土山灣與世博會之間的百年淵源。
新近修復落成的珍貴“中國牌樓”,成為現場“鎮館之寶”,這座牌樓是1912年在外國修士葛承亮的指導下,由上海土山灣孤兒工藝院數十位孤兒雕刻而成,參展過三屆世界博覽會,後流失海外近百年。2009年4月,中方和瑞典方面簽定了土山灣牌樓的轉讓協定書,這座海外浪跡近百年的牌樓得以重歸,並歷經多時修復而煥發新生。
“中國牌樓”所落座的上海土山灣博物館,是利用土山灣孤兒院舊址建築改建而成,展館內設牌樓廳、徐家匯廳、土山灣廳、傳承影響廳。除了鎮館的“中國牌樓”外,還展出參加歷屆世博會的土山灣作品,以及土山灣在繪畫、木工雕刻等方面的印跡等。
另外,上海徐匯區文化局編著的《百年淵源——早期世博會的上海記憶》新書也於今日首發。《百年淵源》一書通過對上海老品牌的梳理,回顧了上海參與歷屆世博會的辛酸、興奮與成功;並挖掘了被稱為中西美術工藝搖籃的土山灣孤兒院鮮為人知的往事,以圖文並茂的形式敘述了土山灣與世博會的百年淵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