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資源共享

圖書館的職能由一些圖書館共同分擔的運轉方式。目標是提高圖書館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即讀者可獲得更多的資料和服務;各館可用最少的經費提供儘可能多的資料和服務。共享的資源可以是實物、人員或資金;包括館藏資料、圖書館目錄、工作人員的專長、存貯設施和計算機等設備。

圖書館資源共享

正文

圖書館的職能由一些圖書館共同分擔的運轉方式。目標是提高圖書館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即讀者可獲得更多的資料和服務;各館可用最少的經費提供儘可能多的資料和服務。共享的資源可以是實物、人員或資金;包括館藏資料、圖書館目錄、工作人員的專長、存貯設施和計算機等設備。
資源共享是20世紀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文獻激增以及隨之而來的社會為能更有效地運轉而對情報的日益依賴,資料價格的飛漲和越來越多地利用新技術,使資源共享不僅從經濟上考慮是絕對必要的,而且對從合理使用圖書館資源也是至關重要的。
資源共享的方法和手段主要有:①館際互借。這是最早和最普通的資源共享活動。它可使一館的藏書變成社會的藏書,使館藏資料由在一館發揮作用變為在本地區、全國甚至在國際上發揮作用。這一最早和最普通的資源共享活動在各國已開展了多年,50年代中期獲得了極大發展。由於固有的缺點較多,英國將其改進為建立一個集中的館藏為其他圖書館提供服務,即由英國不列顛圖書館文獻供應中心主要負責館際互借 (約占全國館際互借量的75%)。他們認為這比建立一個協作網更經濟。另一種改進是提供資源指引服務,指引讀者找到最能滿足他們特殊情報需求的館藏。②合作採集。一般都是在某一圖書館群內從分析各館現有館藏強項和館藏發展政策出發,做出合作採購安排,確保對特殊資料給予合理的覆蓋。同時合作清理圖書,協商剔除非常用文獻,以維持合適的覆蓋面和保證每種都至少有 1份。與此相關聯的還包括提供非常用資料的合作存貯設施 (見貯存圖書館) 和制訂合作保管與裝訂政策。③合作編目與編制聯合目錄。許多資源共享安排都是從合作編目發起的,主要藉助於60年代中期以來計算機技術的廣泛採用。聯合目錄包括綜合性聯合目錄、專科或專題聯合目錄、期刊聯合目錄等。它不僅是開展館際互借和合作採集,以及合作清理圖書、合作存貯、合作保管的基礎,也是反映某一地區文獻資源概貌的依據。④建立資源共享網路。資源共享網路是一種公共合作設施,可更多、更快地為用戶提供服務;對各成員館的要求能從其他成員館得到滿足;可與用戶進行對話交流;廣泛採用電子計算機技術和現代通訊技術;可用目錄卡片、列印輸出等形式傳遞信息。一般分為均衡分散式網路、星狀網路、等級網路和混合式網路。 目前國際上共享網路約有100多個,著名的有在線上圖書館中心(OCLC)、研究圖書館情報網路(RLIN)、在線上醫學文獻分析與檢索系統(MEDLINE)等,它們絕大多數都在歐美國家。
70年代初國際圖書館協會和機構聯合會發起兩個重大項目:一是世界書目控制(UBC)計畫,目標是建立一個管理和交換各國書目的世界系統,使各國所有出版物的基本書目資料都能得以利用;二是出版物普遍可得(UAP,一譯世界出版物的收集和利用)計畫,目標是促進各國建立一個包括出版物出版、發行、採購、加工、存貯、保管、館際合作等基本功能的國家系統,以便從基層到國際,不論何時何地都能最廣泛地滿足用戶對出版物的需求。這兩個項目如能得到充分實施,對資源共享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開發中國家實行資源共享的基本障礙是缺乏用以共享的資源。此外,還有其他的一些障礙,例如:缺乏對資源共享必要性和意義的充分認識,圖書館館長擔心參加共享活動後圖書館會失去自主性,大館擔心成為資源的單向輸出者,以及缺少用於資源共享的資金、基本書目工具和通訊系統等等。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圖書館必將逐步擺脫封閉狀態,克服各館“大而全”、“小而全”的自我滿足做法,而最終走向資源共享的道路。

配圖

相關連線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