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葉鼠李

圓葉鼠李

圓葉鼠李( Rhamnus globosa Bunge),灌木,稀小喬木,生於海拔1600米以下的山坡、林下或灌叢中。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種中文名:圓葉鼠李
圓葉鼠李圓葉鼠李

種拉丁名:RhamnusglobosaBunge
種別名:山綠柴黑旦
科中文名:鼠李科
科拉丁名:Rhamnaceae
屬中文名:鼠李屬
屬拉丁名:Rhamnus
國內分布:產遼寧(金縣),河北(靈壽,北京),山西(翼城,雪花山),河南南部和西部,陝西南部,山東(牟平,煙臺,青島),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湖南,及甘肅(蘭州,莊浪)。
海拔:1600以下
命名來源:(江蘇南部種子植物手冊)[Mem,Sav.Etr.Acad.Sci.St.perersb.2:88.1833]
中國植物志:48(1):059
形態特徵:落葉灌木
最低海拔:300
最高海拔:1500
生境:山坡山谷雜木林中,灌叢中
是否栽培:野生
湖北分布:全省

植物特徵

灌木,稀小喬木,高2-4米;小枝對生或近對生,灰褐色,頂端具針刺,幼枝和當年生枝被短柔毛。葉紙質或薄紙質,對生或近對生,稀兼互生,或在短枝上簇生,近圓形、倒卵狀圓形或卵圓形,稀圓狀橢圓形,長2-6厘米,寬1.2-4厘米,頂端突尖或短漸尖,稀圓鈍,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邊緣具圓齒狀鋸齒,上面綠色,初時被密柔毛,後漸脫落或僅沿脈及邊緣被疏柔毛,下面淡綠色,全部或沿脈被柔毛,側脈每邊3-4條,上面下陷,下面凸起,網脈在下面明顯,葉柄長6-10毫米,被密柔毛;托葉線狀披針形,宿存,有微毛。花單性,雌雄異株,通常數個至20個簇生於短枝端或長枝下部葉腋,稀2-3個生於當年生枝下部葉腋,4基數,有花瓣,花萼和花梗均有疏微毛,花柱2-3淺裂或半裂;花梗長4-8毫米。核果球形或倒卵狀球形,長4-6毫米,直徑4-5毫米,基部有宿存的萼筒,具2、稀3分核,成熟時黑色;果梗長5-8毫米,有疏柔毛;種子黑褐色,有光澤,背面或背側有長為種子3/5的縱溝。花期4-5月,果期6-10月。

用途

種子榨油供潤滑油用;莖皮、果實及根可作綠色染料;果實烘乾,搗碎和紅糖水煎水服,可治腫毒

提示

本種在葉形上有時容易與小葉鼠李R.parvifoliaBunge相混淆,但本種的枝和葉均對生或近對生;幼枝、葉兩面、葉柄、花、花梗和果梗均被短柔毛,葉通常近圓形,側脈3-4(5)條,上面下陷;種子背面自基部至中部具短縱溝等,與後者不難區別。

朝鮮鼠李R.koraiensisSchneid.在毛被上比較近似,但後者的枝、葉互生,葉較大,側脈每邊通常5-6條,與本種不同。C.K.Schneider(1914)曾經依據Meyer采自山東Lung-Tung附近的一張果實的標本(Meyer249)發表了R.meyeriSchneid.,認為該種“小枝被細柔毛,近對生,葉對生,卵形,卵圓形或圓形,上面被疏微柔毛,下面沿脈有疏柔毛和髯毛,葉柄有疏毛”與本種極為相似,“僅以種子背面具較寬的溝有別”。從該種的原始記載看來,似乎與本種沒有明顯的差別。但未見到模式標本,有待今後進一步證實。

鼠李屬,鼠李科植物

Rhamnus L. 鼠李屬,鼠李科,包括Frangula Mill. 有160餘種,廣布於全世界,我國有60餘種,南北均有分布,其中有些供染料、藥用或觀賞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