鉤齒鼠李

鉤齒鼠李

鉤齒鼠李是鼠李科鼠李屬灌木或小喬木,高達6米,全株無毛,有花有果,生於海拔400-1600米的山地灌叢,林中或陰處,分布於我國雲南省 ,四川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湖南省,河南省,江西省,貴州省,湖北省,福建省,廣東省,浙江省。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種名:鉤齒鼠李R.lamprophylla
學名:Rhamnuslamprophylla

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
雙子葉植物綱Dicotyledoneae
原始花被亞綱Archichlamydeae
鼠李目Rhamnales
鼠李科Rhamnaceae
鼠李屬Rhamnus

形態特徵

形態圖形態圖

灌木或小喬木,高達6米,全株無毛;小枝互生,稀近對生,灰褐色或黃褐色,無光澤;枝端刺狀;芽小,具數個鱗片,無毛。葉紙質或薄紙質,互生或在短枝上簇生,長橢圓形或橢圓形,稀披針狀或倒披針狀橢圓形,長5—12厘米,寬2—5.5厘米,頂端尾狀漸尖或漸尖,稀銳尖,基部楔形,邊緣有鉤狀內彎的圓鋸齒,兩面無毛,側脈每邊4—6條,兩面凸起,具不明顯的網脈;葉柄長5—10毫米;托葉早落。花單性,雌雄異株,4基數,黃綠色,花梗長5—9毫米;雄花2—數個腋生或在短枝端和當年生枝下部簇生,有花瓣;雌花數個至10餘個簇生,花柱2—3淺裂或近半裂。核果倒卵狀球形,長6—7毫米,直徑約5毫米,成熟時黑色,有2—3分核,基部有宿存的萼筒;果梗長6—10毫米;種子矩圓狀倒卵圓形,暗褐色,背面僅下部1/4具短溝,上部有溝縫。花期4—5月,果期6—9月。

生長習性

生於海拔400-1600米的山地灌叢,林中或陰處。

產地分布

產江西(會昌〕、湖南(武崗、新寧、龍山、衡山、城步、黔陽、通道等)、湖北西部(利川、宜昌、巴東、建始、宣恩、鹹豐等)、四川東部(巫山、巫溪、奉節、酉陽)、貴州西部和西南部、雲南東南部(富寧、廣南、硯山、西疇、文山、麻栗坡)、廣西(靖西、凌樂、隆林、凌雲)、福建(南靖、德化)。

鼠李屬,鼠李科植物

Rhamnus L. 鼠李屬,鼠李科,包括Frangula Mill. 有160餘種,廣布於全世界,我國有60餘種,南北均有分布,其中有些供染料、藥用或觀賞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