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橢球

國際橢球

國際大地測量與地球物理聯合會(IUGG)於1975年推薦的正常地球橢球。 其長半徑a:6378140米,地心引力常數GM=3.986 005×1014米^3/秒^2,地球重力場二階帶球諧係數J:=108263×10^-8,地球自轉角速度w=7.292115×10^-5弧度/秒。

基本信息

international ellipsoid

參考:

大地測量中用水準測量方法得到的地面上各點的高程是依據一個理想的水準面來確定的,這個水準面稱為 大地水準面。大地水準面所包圍的球體稱為 大地球體。以一個大小和形狀同它極為接近的旋轉橢球面來代替,以橢圓的短軸(地軸)為軸旋轉而成的橢球面稱為 地球橢球面。 橢球體的元素與公式如下:

扁率:af=(a-b)/a

第一偏心率:e2=(a2-b2)/a2

第二偏心率:ep2=(a2-b2)/b2

其中:長半徑a(赤道半徑),短半徑b(極軸半徑),扁率af,第一偏心率e,第二偏心率ep。

我國1952年以前採用海福特橢球(該橢球1924年被定為國際橢球),從1953年起,開始改用克拉索夫斯基橢球。1978年我國決定採用國際大地測量協會所推薦的"1975年基本大地數據"中給定的橢球參數,並以此建立了我國的、獨立的大地坐標系,形成了1980年的西安坐標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