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

概述

《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18世紀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代表人物斯密的著作,簡稱《國富論》1776年倫敦出版。19世紀末,中國嚴復首次將該書譯成中文,譯名《原富》,1902年出版。在這本書里亞當·斯密主要探討經濟發展問題,並且研究了國民財富增長的原因。

產生背景

《國富論》產生於英國由工場手工業向大機器工業過渡的時期,反映了產業資本同封建殘餘作鬥爭、迅速發展資本主義經濟的要求。

研究方法

作者以資產階級人性論為出發點,以國民財富為研究對象,使用了雙重的研究方法,即一方面探索各個經濟範疇的內在聯繫,另一方面僅僅描繪經濟現象的表面聯繫。

基本思想

貫徹全書的一個基本指導思想是主張自由放任,即主張在自由競爭中發展資本主義經濟

篇章簡述

全書分5篇32 章。第一篇從分工開始論及交換、分配(工資、利潤、地租)和流通的規律。第二篇分析資本的性質、構成、積累和用途。在這兩篇中,作者討論了影響國民財富增長的主要因素,實際上包含了他的政治經濟學理論的基本內容。作者指出,國民財富即是一國在一定時期內所生產出來的商品總量,它是由勞動創造出來的。增加財富的途徑主要有兩個:加強勞動分工以提高勞動生產率;增加資本積累從而增加從事生產的勞動者人數。第三篇從經濟史角度考察了促進和阻礙國民財富增長的因素,從歷史角度論證了只有採用自由放任,才有利於分工和國民財富的發展。第四篇評述了重商主義和重農主義,從經濟學說史的角度論述了採取自由放任政策的必要性。第五篇論述國家的費用、公共收入的來源,以及國民財富稅收政策對國民財富增長的影響,主張限制君主和國家對經濟活動的干預,實行經濟自由主義。

貢獻和影響

斯密在《國富論》中系統地論述了勞動價值論,分析了資本主義社會的三大階級及其收入,分析了資本、生產勞動和非生產勞動,論述了自由貿易理論、賦稅理論,總結了歷史上的各種經濟觀點,創立了一個比較完整的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使政治經濟學形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國富論》在政治經濟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對後世資產階級經濟學的發展有深遠影響,對歐美各國的經濟也有深遠影響。

版本介紹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版

基本信息

《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上卷)》

作者:(英)亞當·斯密 著,郭大力,王亞南 譯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ISBN:9787100005005
頁碼:383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大32開
出版時間:1972-12-1
印刷時間:1972-12-1

《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下卷) 》

作者:(英)亞當·斯密 著,郭大力,王亞南 譯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ISBN:9787100005012
頁碼:512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大32開
出版時間:1974-6-1
印刷時間:1974-6-1

內容簡介

英國著名資產階級經濟學者亞當·斯密的代表著作《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出版於1776年。那時,正是英國資本主義的成長時期,英國手工製造業正在開始向大工業過渡,英國產業的發展,還在很大的程度上受著殘餘的封建制度和流行一時的重商主義的限制政策的束縛。處在青年時期的英國資產階級,為了清除它前進道路上的障礙,正迫切要求一個自由的經濟學說體系,為它鳴鑼開道。亞當·斯密的《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就是在這個歷史時期,負有這樣的階級歷史任務而問世的。這部書總結了近代初期各國資本主義發展的經驗,並在批判吸收了當時有關重要經濟理論的基礎上,就整個國民經濟運動過程作了較系統、較明白的描述。此書出版以後,不但對於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直接產生了重大的促進作用,而且對世界資本主義的發展來說,恐怕也沒有過任何其他一部資產階級的經濟學著作,曾產生那么廣泛的影響。無怪當時有些資產階級學者把它奉為至寶。可是,歷史很快就把它的局限性和缺點錯誤顯示出來了。

目錄

序論及全書設計
第一篇 論勞動生產力增進的原因,並論勞動生產物自然而然地分配給各階級人民的順序
 第一章 論分工
 第二章 論分工的原由
 第三章 論分工受市場範圍的限制
 第四章 論貨幣的起源及其效用
 第五章 論商品的真實價格與名義價格或其勞動價格與貨幣價格
 第六章 論商品價格的組成部分
 第七章 論商品的自然價格與市場價格
 第八章 論勞動工資
 第九章 論資本利潤
 第十章 論工資與利潤隨勞動與資本用途的不同而不同
第一節 起因於職業本身性質的不均等
第二節 起因於歐洲政策的不均等
 第十一章 論地租
第一節 論總能提供地租的土地生產物
第二節 論有時提供有時不提供地租的土地生產物
第三節 論總能提供地租的生產物與有時提供有時不提供地租的生產物這二者價值比例的變動
順便談談前四世紀銀價的變動
 第一期
 第二期
 第三期
金銀價值比例的變動
懷疑銀價仍在繼續跌落的根據
社會進步對三種原生產物的不同影響
 第一類
 第二類
 第三類
關於銀價變動的結論
改良的進展對於製造品真實價格的影響
本章的結論
第二篇 論資財的性質及其蓄積和用途
 序論
 第一章 論資財的劃分
 第二章 論作為社會總資財的一部門或作為維持國民資本的費用的貨幣
 第三章 論資本積累並論生產性和非生產性勞動
 第四章 論貸出取息的資財
 第五章 論資本的各種用途
第三篇 論不同國家中財富的不同發展
 第一章 論財富的自然的發展
 第二章 論羅馬帝國崩潰後農業在歐洲舊狀態下所受到的阻抑
 第三章 論羅馬帝國崩潰後都市的勃興與進步
 第四章 都市商業對農村改良的貢獻
第四篇 論政治經濟學體系
 序論
 第一章 商業主義或重商義的原理
 第二章 論限制從外國輸入國內能生產的貨物
 第三章 論對其貿易的差額被認為不利於我國的那些國家的各種貨物的輸入所加的異常限制
第一節 限使根據重商義的原則,這種限制也不合理順便談談儲金銀行,尤其是阿姆斯特丹的儲金銀行
第二節 根據其他原則,這種異常的限制也不合理
 第四章 論退稅
 第五章 論獎勵金
順便談談穀物貿易及穀物條例
附錄
 第六章 論通商條約
 第七章 論殖民地
第一節 論建立新殖民地的動機
第二節 論新殖民地繁榮的原因
第三節 美洲的發現,和經由好望角到東印度的通路的發現,對於歐洲有什麼利益
 第八章 關於重商主義的結論
 第九章 論重農主義即政治經濟學中把土地生產物看作各國收入及財富的唯一來源或主要來源的學說
第五篇 論群在主或國家的收入
 第一章 論群主或國家的費用
第一節 論國防費
第二節 論司法經貫
第三節 論公共工程和公共機關的費用
第一項 論便利社會商業的公共工程和公共設施
便利一般商業的
便利特殊商業的
 第二項 論青年教育設施的費用
 第三項 論各種年齡人民的教育經費
第四節 論維持君主尊嚴的費用
本章的結論
 第二章 論一般收入或公共收入的源泉
第一節 特別屬於君主或國家的收入源泉
第二節 論賦稅
第一項 地租稅即加在土地地租上的賦稅
不與地租成比例而與土地生產物成比例的賦稅
房租稅
第二項 利潤稅即加在資本收入上的賦稅
特定營業利潤稅
第一項和第二項的附錄加在土地、房屋、資財上的資本價值的稅
第三項 勞動工資稅
第四項 原打算無區別地加在各種收入上的稅
人頭稅
消費品稅
第三章 論公債

書摘

第一篇 論勞動生產力增進的原因,並論勞動生產物自然而然地分配給各階級人民的順序

第一章 論分工
勞動生產力上最大的增進,以及運用勞動時所表現的更大的熟練、技巧和判斷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結果。
為使讀者易於理解社會一般業務分工所產生的結果,我現在來討論個別製造業分工狀況。一般人認為,分工最完全的製造業,乃是一些極不重要的製造業。不重要製造業的分工,實際上並不比重要製造業的分工更為周密。但是,目的在於供給少數人小量需要的不重要製造業,所雇用的勞動者人數,必然不多,而從事各部門工作的工人,往往可集合在同一工廠內,使觀察者能一覽無遺。反之,那些大製造業,要供給大多數人的大量需要,所以,各工作部門都雇有許許多多勞動者,要把這許許多多勞動者集合在一個廠內,勢必不可能。我們要同時看見一個部門以上的工人,也不可能。像這種大製造業的工作,儘管實際上比小製造業分成多得多的部分,但因為這種劃分不能像小製造業的劃分那么明顯,所以很少人注意到。
扣針製造業是極微小的了,但它的分工往往喚起人們的注意。所以,我把它引來作為例子。一個勞動者,如果對於這職業(分工的結果,使扣針的製造成為一種專門職業)沒有受過相當訓練,又不知怎樣使用這職業上的機械(使這種機械有發明的可能的,恐怕也是分工的結果),那末縱使竭力工作,也許一天也製造不出一枚扣針,要做二十枚,當然是決不可能了。但按照現在經營的方法,不但這種作業全部已經成為專門職業,而且這種職業分成若干部門,其中有大多數也同樣成為專門職業。一個人抽鐵線,一個人拉直,一個人切截,一個人削尖線的一端,一個人磨另一端,以便裝上圓頭。要做圓頭,就需要有二三種不同的操作。裝圓頭,塗白色,乃至包裝,都是專門的職業。這樣,扣針的製造分為十八種操作。有些工廠,這十八種操作,分由十八個專門工人擔任。固然,有時一人也兼任二三門。
 ……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