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

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

2002年6月1日中共中央編制辦公室批准中國氣象局組建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在地基空間天氣方面有上海GPS監測網、華北區域地基GPS監測網、與中國地震局聯合開展的GPS監測網。

(圖)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

2002年6月1日中共中央編制辦公室批准中國氣象局組建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在中國氣象局和衛星中心各級領導的支持與關懷下,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2004年6月完成了中國氣象局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一期項目,該項目獲得中國氣象局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二等獎。2004年7月1日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開始進行空間天氣的日常預報,不定期發布災害性空間天氣的現報、警報,此外,還定期發布空間天氣的周報、月報。

簡介

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在地基空間天氣方面有上海GPS監測網、華北區域地基GPS監測網、與中國地震局聯合開展的GPS監測網。即將啟動的地基監測設備有太陽光球預色球望遠鏡系統、太陽射電望遠鏡。空基的業務監測有我國唯一的業務氣象衛星-風雲系列衛星,該系列衛星上將有太陽紫外與軟X射線成像儀、太陽高能粒子監測儀、太陽紫外、軟X射線、硬X射線流量監測儀以及磁場監測儀、磁層內高能粒子監測儀等重要監測設備。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與中國科學院空間中心在子午工程等項目上開展密切的合作,科學院系統負責項目的科學研究,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負責門口的空間天氣預報服務。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與北京大學空間物理與套用技術研究所、南京大學天文系、武漢大學、中國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中國科學院地址與地球物理研究所、航天科技集團、信息產業部22所、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國極地研究中心都開展合作。

主要任務

中國氣象局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的主要任務是規劃我國地基空間天氣的監測台站的布局和空基空間天氣監測的布局以及監測設備應該滿足的技術指標,建立監測數據的實時收集、處理系統,實時發布空間天氣現報、警報與預報,為我國衛星發射、在軌衛星安全、衛星返回安全、載人航天活動的安全、地面技術系統的安全、導航、通訊等套用部門服務,為國家安全服務,同時,為科學研究部門提供科學的觀測數據。

現任領導

楊軍,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國家衛星氣象中心)主任,黨委書記,正研級高工。1964年6月生,1985年7月清華大學畢業後考入中國氣象科學院大氣探測專業攻讀碩士學位。1988年5月,分配到衛星氣象中心,1999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楊軍同志曾先後擔任衛星氣象研究所副所長、風雲公司副總經理、總體技術處處長、中心副主任。1995-1996年度入選全國“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張玉敏,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專職副書記、紀委書記。1954年11月生,1977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02年6月中央黨校在職研究生班經濟管理專業畢業, 1970年4月至1986年9月先後在中央氣象台通訊隊、國家氣象中心電信台、軟體室從事報務、業務管理、程式開發等工作。1986年10月至2003年5月在中國氣象局人事勞動司先後任幹部任免處主任科員、副處長、處長;人事勞動司副司長等職務。

盧乃錳,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副主任。1963年出生,1985年畢業於南京氣象學院大氣物理系大氣物理專業。畢業後分配到國家衛星氣象中心,一直從事衛星氣象研究工作。先後任衛星氣象研究所副所長、所長、中心主任助理。

(圖)楊軍  主任 楊軍 主任
(圖)張玉敏  專職副書記、紀委書記 張玉敏 專職副書記、紀委書記
(圖)盧乃錳  副主任 盧乃錳 副主任

組織結構

(圖)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

服務項目

耀斑發生機率、地磁暴發生機率、質子事件發生機率、地磁Ap指數、10.7cm射電流量、華北地區電離層TEC、電離層背景趨勢、TEC、地球同步軌道空間環境、Dst指數預報、黑子數中期預報、F107指數中期預報。

(圖)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
(圖)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