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管理

國學管理是中國文化自覺的必然結果和產物。由於西方管理在實踐中出現了諸多問題,西方管理在中國化過程中表現為水土不服等現象。隨著中國國家崛起,中國文化復興,中國文化、管理等領域的學者開始嘗試從傳統管理文化中需找指引,產生了從以諸子百家著作為代表的國學中管理思想的重新詮釋和套用,這就是國學管理。

國學

“國學”一說,產生於西學東漸、文化轉型的歷史時期。而關於國學的定義,嚴格意義上,到目前為止,學術界還沒有給我們做出統一明確的界定。名家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普遍說法如國粹派鄧實在1906年撰文說:“國學者何?一國所有之學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國焉,有其國者有其學。學也者,學其一國之學以為國用,而自治其一國也。”(《國學講習記》,《國粹學報》第19期)鄧先生的國學概念很廣泛,但主要強調了國學的經世致用性。
國學管理當中的國學一詞一般則指為:中國固有的傳統文化和哲學思想,其代表為先秦諸子百家思想及後來融入中國的佛教思想等。

管理學的一般概念

管理學是系統研究管理活動的基本規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學。管理學是適應現代社會化大生產的需要產生的,它的目的是:研究在現有的條件下,如何通過合理的組織和配置人、財、物等因素,提高生產力的水平。管理學是一門綜合性的交叉學科。
所謂管理,是指組織中的管理者,通過實施計畫、組織、人員配備、領導、控制等職能來協調他人的活動,是他人同自己一起實現既定目標的活動過程。
現代管理學- 系統管理學,涉及行為科學、系統工程、全面關係流管理等理論,其中決策論(DecisionTheory)、博弈論(Game Theory)和運籌學(OperationsResearch),在社會經濟與企業管理、軍事戰略等領域具有廣泛的用途。

產生

國學管理的本質當然還是管理學的範疇,其主體思想目標----管理學的性質仍未改變。但作為管理學來講,他所凸顯的是一種“類型化”、“地域化”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國學管理的形成從管理學發展的角度來看有其必然性,因為管理學的主體是基於人類的各種活動而言,所以從人本位的角度來看待管理學的發展,我們會看到管理學與人相關的三個基本要素:
其一:是人可以作為一種資源,其本身帶有“工具”的價值。
其二:管理活動的本身會受到生產力、科學技術變化的影響,而生產力、科學技術的發展又根本取決於人類經驗的總結和智慧的提高。
其三:人是感情的動物,由於環境、地域的影響,不同地區和區域的人類活動又會形成不同的文化價值觀念。
以上三點整體上影響了管理學的發展和形成。
國學管理首先是一種管理活動或管理文化發展的表現,是管理學與中國本土相關文化相結合而產生的具有區域性、文化烙印的管理學科。
文化是管理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任何一種管理活動的發展都勢必要與管理活動所在地域的文化相結合才有可能產生更好效率。
現代西方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在被引入中國的同時,由於很多文化的差異導致在實踐中出現
了很多問題。這就要求他必須與中國固有的某些文化和理念進行對接,也正是在這種情形下產生了所謂的“國學管理”。國學管理其實又可以叫做“中國式管理
學”,或者泛泛的稱之為“本土管理學”,但其本質上仍是一種“管理文化”,是管理學的一種表現形式。

理論來源

國學管理的理論來源於張祖庸先生關於國學與管理的學術性理論論述,並直接借用其部分講課資料。如果涉及智慧財產權或者對本文轉載存在異議請及時對本文做出處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