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始九華山旅遊風景區

固始九華山旅遊風景區

西九華山AAA級旅遊風景區位於河南省信陽市固始縣境內,是信陽著名旅遊名勝景點之一,也是著名河南旅遊景點。

景點簡介

九華山旅遊風景區
九華山旅遊風景區位於河南省固始縣陳淋子鎮境內,觀賞面積40餘平方公里,目前已開發8個景區、近百個景點,是、皖、鄂三省交界處方圓幾百公里內知名的旅遊勝地。

固始九華山旅遊風景區固始九華山旅遊風景區

九華山旅遊風景區嚴格按國家AAAA級標準建設,森林覆蓋率達95%以上,並有多處原始森林;整個景區主要以森林景觀為主體,以佛教文化為內涵,以自然山水為基調,形成禪、茶、竹三位一體的景觀特色。重修擴建後的妙高禪寺,金剎梵宮,瓊樓玉宇;大雄寶殿、觀音殿、地藏殿、天王殿等殿堂隱於竹林,燒香拜佛之香客絡繹不絕,寺院終日煙霧繚繞,梵音陣陣。禪寺四周雲霧成煙,長林綠暗,松高石瘦,澗遠泉出。千畝秀竹新篁搖曳;萬頃梯茶隨風盪波,真可謂:春來觀花一山茶,夏往避暑一山陰,秋覽楓葉一山果,冬賞雪景一山青。
九華山旅遊風景區地處兩省五縣交界處,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景區緊鄰寧西鐵路、312國道和滬陝高速,交通非常便利;星級標準的九華山莊,設施
固始九華山旅遊風景區固始九華山旅遊風景區
完備,集餐飲、住宿、娛樂、購物為一體,是人們旅遊觀光、尋根謁祖、休閒度假的絕佳場所。
造化鍾神秀,身臨其境,方知其美,其幽,其雅。九華山旅遊風景區正以笑顏秀貌期待八方賓朋的光臨。
位於固始九華山上的妙高寺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面積80餘畝,走進景區,但見四周翠竹環繞,茶山蔥蘢,遠山含黛,環境幽雅,景色宜人。
妙高寺始建於隋,(公元581年)抗日戰爭期間遭日軍轟炸而損毀,2005年對其重新修復擴建,修復後的妙高寺古風重振,布局嚴謹,氣勢雄偉,金碧輝煌,巍峨壯觀,古樸幽深,是遊覽怡情之勝地。
千年古剎,妙高禪寺 妙高寺效果圖 在河南省固始縣城東南45公里處的陳淋子鎮九華山上有一座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河南省重點寺廟——妙高寺,它以其淵源綿長的佛教文化在豫皖鄂三省交界處聲名遠播。
固始九華山是大別山北麓一個風光奇異、景觀獨特的山脈,平均海拔500米以上,妙高寺就座落在
固始九華山旅遊風景區固始九華山旅遊風景區
九華山的半山之中。相傳,新羅國(今朝鮮)王子金喬覺(金地藏),在卓錫安徽九華山之前,曾在妙高寺傳經布道多年。因此,佛門把安徽的九華山與河南的九華山相提並論,故世人有“東九華、西九華”之說。妙高寺前有南天門,後有華岩寺,鹿鳴庵和地藏王府相輔為左右兩翼,巧妙的構成一處“三院一體、僧尼合寺”的佛門聖地。
妙高寺始建於隋末年間。在距妙高寺東北1000米處,有一片高僧塔林,高僧塔林的塔銘有這樣的記載:“大清順治四年,竺啟師卓錫入山有詩云:“策杖欣逢主道場,堪憐名利含虛荒;樹緣蘿掛誰芟蒂,灶破煙消莫問糧;漫荊蓁開月徑,且敲石火續燈光。邇來似有回春意,野草閒花透色香。”竺啟師卓錫於大清順治四年(公元1688年),為妙高寺第三十六代住持,每代以30年計,為1080年。可見,古寺距今已有1390餘年。
鹿鳴庵的歷史當追溯到600年前。寺內現存的大清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製作的庵碑碑文曰:“粵自大漢永平八年(公元65年),我佛如來倡教東土,是由建寺(指妙高寺)崇祀,歷宋元明而香火不衰……又號鹿鳴庵者,邑民申家福也。家福夫婦年老無子並遠門近親無可繼之人,因投固陵南鄉妙高寺為僧,其居一室改為廟宇,即將所有畝產入廟,作香火之資,而徒子法孫日焉……,由家福以迄於今相傳近十代……”按碑文推算,大清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以前,申氏夫婦入寺入庵大約在公元1400年前後。自此,開創了妙高寺僧尼合寺的佛門新篇。
妙高寺占地22000畝(包括耕地),原房114間半,由山門、東西耳房、大雄寶殿、地藏王府、配殿等建築組成,規模宏大,氣勢壯觀,吸引了無數高僧鴻儒,大心居士,十方長者,善信人等,同發菩提,祗頌佛事。幾經戰亂,妙高寺現僅存房屋18間,房屋面積360平方米,為明清建築,前
固始九華山旅遊風景區固始九華山旅遊風景區
殿建築為石基,青磚灰瓦,殿堂含廊,廊前四根木立柱上鑲嵌著精美的大型木雕,正中兩根立柱上,倒爬著一對雄獅,左邊的一個利爪摟繡球,右邊的一個雙臂護幼獅,它們昂首挺胸,巨頭捲毛,隆鼻暴眼,利齒外露。兩邊依牆的木立柱上倒臥著一對怪獸。它們肌肉突出,闊面大耳,鷹勾似的利齒伸出唇外,令人望而生畏。四隻神獸的背上各騎著一個武士,他們威風凜凜,神態各異,栩栩如生。內檐帶暗卷,迭檁重梁,雙龍進洞的順方,精雕了龍鳳、花鳥圖案及“文王訪賢”、“太公釣魚”等歷史人物形象。檐高丈四,斜封著錦紋花磚,一層層重迭,飛出檐口,脊上排出雙龜紋的花板子;脊兩端佇立著一對鴟吻。台階上,朱漆大門兩旁,有一對雕琢精美的石鼓,門上方“妙高寺”大匾懸掛正中,楹聯:“楓鳥松竹皆成佛事,諸惡莫論眾善奉行”。蒼勁挺拔,古風依然。
在妙高寺周圍還有南天門、放生池、迎佛台、得兒窩、高僧塔林等人文自然景點。南天門在寺門正南方,相傳唐王李世民有一年在此打仗兵敗遭敵人追殺,便策馬奔向妙高寺。在寺門前得四位武僧拚死相護,遂轉危為安,李世民登基後,便欽命在此栽下四棵松樹以示紀念。四棵古松幾經遭毀,現僅存一棵。冠如華蓋,傲然屹立。由南天門而上,便到了放生池,相傳,這裡每年有數千條魚乘雲霧而來,且每條都是紅顏色,故有“飛來池”之稱謂。距放生池十多米處,有一巨石形成的錢眼,俗稱“打兒窩”,前來寺院敬香獻果的善男信女們,都來這兒投擲。投中者即可心想事成,獲得菩薩保佑。在寺院東方,有鬼斧神工造就的天然石壁,名為“迎佛台”。有香客在此立房一間,終年香火不斷。據河南省古建研究所專家牛教授向我們透露,當年妙高寺被批准為
固始九華山旅遊風景區固始九華山旅遊風景區
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主要緣於妙高寺獨特的塔林。妙高寺的塔林有二處,一處在寺院東側,稱比丘尼塔林;一處在寺院東南一公里處,稱高僧塔林。其塔林的風格有異於嵩山少林寺塔。從塔的造型和塔身的蓮花上探討,是隋唐建成,且與藏傳佛塔相似,為考證寺院的歷史,提供了重要依據。在比丘尼塔林中,有一通清乾隆年間立的墓碑。碑上方有一個醒目的“佛”字,下行小字:“十方僧尼二普同塔”,經過辨認,系“宗持寂光靈骨”、“戒待運空靈骨”。僧尼合寺亦為奇觀,而僧尼合塔更為佛門弟子之罕見。
妙高寺海拔599米,四周翠竹環繞,雲霧成煙,長林綠暗,松高石瘦,澗遠泉出。新篁搖曳,時間萬竿之煙雨;鏡面無波,長留千載之幽魄。野路如帶,田畦如梯,鷹往鷺來,樹窮花出。上有萬畝梯茶,“九華山”牌信陽毛尖享譽神州,下有碧波萬頃的“關門山水庫”,泉水清洌甘甜,還有百畝桃花嶺果園和環抱山川的翠竹楓林,一年四季景色各異,蔚為壯觀。站在寺廟門前,腳下群山蜿蜒,遠眺層巒疊嶂,案山分明,豫皖兩省的界河——長江河猶如絲帶在山腳纏繞而過,此時此景你不能不嘆服古人選建寺廟之獨特。
妙高寺佛教文化源遠流長。明《嘉靖固始縣誌·藝文篇》記:“俱明僉事朱冠寫詩稱讚:古寺馳名已有年,追隨今喜
固始九華山旅遊風景區固始九華山旅遊風景區
得參禪。報賓童子鍾初動,習靜僧人榻已穿,打坐我便松下石,奮飛鶴避竹間煙,出門便落風塵里,何幸山房借一眠”。妙高寺為歷代皇王虔誠禮拜之地。秦王李世民登基後,曾下令擴建;南朝後主陳叔寶胞弟陳叔季——智慧型大祖曾任住持多年,明永樂三年(1105年),據嘉靖《固始縣誌》記載,海雲大師曾重修妙高寺。在現存廟碑記載,大清乾隆皇帝欽命立碑鞏固。寺內現存的“皇圖鞏固帝道遐昌”碑文中鐫道:“特授固始縣正堂加五級記錄,二十四次記大功,十次卓異侯升……。”這位護寺有功的縣令,被乾隆皇帝多次加官進爵。
妙高寺屬禪宗臨濟宗之臨濟剎一脈,下領九連庵、馬家廟、青山寺、萬福寺、法華寺、萬年庵、聖塔寺等7座,分布在固始張老埠、祖師廟、陳淋子等鄉、鎮和安徽霍邱縣等地。從清順治四年(公元1688年),竺啟大師卓錫妙高寺,妙高寺作為臨濟宗之臨濟劑的重要寺廟,宗譜是:“祖道明宗正,戒定復慧源,妙姓真如誨,慈濟廣宏傳,機靈心大悟,義聖理周全,若問玄中指,長空月皎然。”目前已傳至第20輩“傳”字輩,若累加竺啟大師前36代,妙高寺自建寺以來,已傳了56代。在煌煌千餘年歷史長河中,雖幾經兵災破壞,但妙高寺則以其深厚的佛教文化淵源,在豫皖鄂三省交界地帶獨樹一幟,歷唐宋元明清至今而香火不衰,成為豫皖鄂三省交界、方圓幾百里內重要的佛教聖地。

內部景點

觀音亭
妙高禪寺內的觀音亭,由全國著名雕刻大師雕刻的漢白玉觀音雕像矗立其上,觀音手中的淨瓶不

固始九華山旅遊風景區固始九華山旅遊風景區
時滴著甘露。遊人到此,可感受萬佛歸心的奇妙效應。

鹿鳴庵
鹿鳴庵的歷史當追溯到600年前。寺內現存的大清光緒年間製作的庵碑碑文說:“粵自大漢永平八年(公元65年),我如來倡教東土,是由建寺(指妙高)崇祀,歷唐宋元明而香火不衰……又號鹿鳴庵者,邑民申家福也。家福夫婦年老無子並遠門近親無可繼之人,因投固陵南鄉妙高寺為僧,其居一室改為廟宇,即將所有畝產入廟,作香火之資,而徒子法孫日聚焉……”按碑文推算,大清道光六年(公元1827年)以前,“由家福以迄於今相傳近十代”,申氏夫婦入寺入庵大約在公元1400年前後。自此,開創了僧尼合寺的佛門新篇。

高僧塔林

高僧塔林是妙高禪寺清順治以後高僧的壽塔。塔林現存的為清代和年代不詳的磚石墓塔。從塔的造型和塔身的蓮花圖案看,建築風格獨特。中間為竺啟大和尚壽塔,塔銘有詩云:“策杖欣逢主道場,堪憐名利含虛荒;樹緣蘿掛灌芟蒂,灶破煙消莫問糧;漫辟荊蓁開月徑,且敲石火續燈光;邇來似有回春意,野草閒花透色香”。

八角放生池

妙高禪寺中的八角放生池是在原來放生池的舊址上重建。傳說每年春夏季節大滂沱的時候,會有許多鯉魚乘雲穿霧飛到池中,故又名“飛來池”。池內雨多不溢,久旱不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