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生集

回生集

《回生集》是由清代醫家陳杰所著的一本書,刊於乾隆五十四年(1789)。

作者介紹

點擊查看大圖
《回生集》四集,清代醫家陳杰輯,刊於乾隆五十四年(1789)。陳氏系清古北口(今北京密雲縣)人,號樂天叟。乎生酷愛醫方,有較豐富的臨床經驗,整理醫方數百首,分內症、外症、女科、小兒科等四門匯而成是編。所輯醫方具有簡便驗廉特點,曾為缺醫少藥山區人民的健康事業做出貢獻,故名《回生集》

全書內容

全書用藥簡捷平穩,體現了辨證論治思想;藥取其價廉,方擇其易制;且文字通俗易懂,醫者或病家皆可按症索方,有一定實用價值。故繼乾隆年初刊之後,嘉慶道光民國時期曾多次刊刻,受到臨床醫家的讚許。值得提出的是,由於作者生活在清代並篤信道學,個別醫方難免帶有封建迷信色彩,對此應持批判態度。
現有初刻本等十餘種清刻本,1917年石印本及《珍本醫書集成》本。

《回生集》原敘

從來妙劑,多出仙傳,如千金等方,其尤著者也。余素患痰疾,後又左膝寒痛,二十載以來,屢治不瘥。戊申歲恭設乩壇,求治於葛仙翁祖師,乩示雲,此膝痛即系積痰所致。幸賜方藥,宿疾頓除。嗣凡眷屬有恙,即虔禱仙方,無不立效,但祖師因人治病,故所得乩方,未敢廣傳。惟立願遍訪世間經驗良方,無論已刻未刻,彙刊公世。尚恐成方中,或有一時偶驗,未可永為準則者,謹求祖師選擇,得四百餘方,並蒙乩批雲。予有一片濟世之心,故凡有所求,借乩鸞以示。爾今備有成方,請予選擇,予亦欣然。但病有虛實寒熱,藥有溫涼補伐。虛宜溫補,實宜瀉散。倘視症未明,誤投藥劑,為害非輕。今擇其必中者用之,自無不驗也,此書即定為《回生集》可耳。敬敘卷首,以體祖師普濟之慈心雲。
乾隆己酉歲孟夏月中浣古北樂天叟陳杰書於雲間篤忠堂官舍
卷上·內症門
呂祖師鐵拐杖方
天門冬(去心一斤) 熟地(炒一斤) 白茯苓(去皮一斤,乳拌)
上藥共為細末,煉蜜為丸,彈子大,每服三丸,黃酒送下。此藥能除消百病,能令顏如童子,遠行不飢,鬚髮不白,身體不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