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鹿蹄草

四川鹿蹄草

本品為鹿蹄草科植物鹿蹄草或卵葉鹿蹄草的乾燥全草。全年均可採挖,除去雜質,曬至葉片較軟時,堆置至葉片變紫褐色,曬乾。

基本信息

簡介

拼音名:LùXiánCǎo
英文名:HERBAPYROLAE
別名:鹿蹄草、鹿含草、鹿安茶、鹿壽草、冬綠、破血丹、紫背金牛草(四川
來源:本品為鹿蹄草科植物鹿蹄草PyrolacallianthaH.Andres或卵葉鹿蹄草PyroladecorataH.Andres的乾燥全草。全年均可採挖,除去雜質,曬至葉片較軟時,堆置至葉片變紫褐色,曬乾。

植物形態

四川鹿蹄草四川鹿蹄草
多年生常綠草本,高20~30厘米。地下莖細長,匍匐或直伸,有不明顯的節,每節具鱗片1枚,鱗腋生出分枝纖細的不定根。葉於基部叢生;葉片田形至卵圓形,長2~6厘米,寬2~5厘米,先端鈍圓,基部圓形或楔圓形,全緣或具細疏圓齒,邊緣向後反卷,側脈近羽狀,明顯;下面常呈灰藍綠色;葉柄長可2倍於葉片,花莖細圓柱形,具稜角,近上部有苞片1~2枚,苞片披針形;總狀花序,花大,廣開,直徑15~20毫米,具短梗,基部有1披針形小苞片;萼片5深裂,裂片舌形,急尖或圓鈍;花瓣5片,橢圓形,先端鈍圓,基部稍窄,白色或稍帶粉紅色;雄蕊10,花絲略彎曲,扁平;雌蕊1,子房扁球形,花柱肉質,彎曲,柱頭5裂,頭狀。蒴果扁球形,具5棱,成熟時開裂,花萼宿存。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長於山林中樹下,或陰濕處。分布河北、河南、安徽、浙江、江蘇、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陝西、青海、甘肅等地。

鑑別

本品葉的橫切面:上、下表皮細胞類方形,外被角質層。下表皮可見氣孔,內方具厚角細胞5~7列。上表皮內方有厚角細胞1~3列。柵欄細胞不明顯,海綿細胞類圓形,含草酸鈣簇晶。主脈維管束外韌型,木質部呈新月形,韌皮部窄。薄壁細胞含紅棕色或棕黃色物。

化學成分

圓葉鹿蹄草的全草含熊果酚甙7.93%,鞣質18%,及腎葉鹿蹄草甙、揮髮油,還含蔗糖蔗糖酶苦杏仁酶等。乾葉含高熊果酚甙、異高熊果酚甙。

藥理作用

四川鹿蹄草四川鹿蹄草
圓葉鹿蹄草醚浸出液對衰弱的離體蛙心有強心作用,水及醇的浸出液作用較弱;對正常離體蛙心作用不顯著。麻醉犬靜脈注射鹿銜草的水、醇、醚3種浸出液皆有降壓作用,兔耳灌流法證明有明顯擴張血管的效力。鹿銜草各部分作用性質相似,但其葉比根、莖作用強。
熊果酚甙與根皮甙的作用一樣,皆可產生糖尿。在體外試驗中,還能抑制胰島素的降解。口服後在體內很快水解而產生氫醌,與葡萄糖醛酸結合,在鹼性尿中可釋出遊離氫醌而有殺菌作用,治尿路感染,唯效力不強。有人認為,如服用大量(1克,3~6次/日),在尿為鹼性、低比重時則有效;如尿呈酸性則無效。田鼠、雞雛的小腸中含有熊果酚甙及葡萄糖共同的主動轉運載體系統,此系統對上述物質的親和力受鈉離子增強,鉀離子抑制。
另有品種未定的鹿銜草作用如下:㈠避孕作用
雌性小鼠每日服煎劑共10天,第5日與雄鼠合籠共1月,抑制生育達100%。服藥10~30天,可抑制發情期,引起子宮與卵巢的萎縮,對體重則無影響。
其他
水煎濃縮加乙醇去沉澱後的水劑對離體兔心在小劑量時增加冠脈流量,但隨著劑量增大,冠脈流量增加並不明顯,有時反而減少。使心收縮力減弱,心跳頻率減慢,常伴有節律不齊,個別尚有停搏、顫動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