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石林

嚴石林

嚴石林,漢族,1943出生於四川省高縣,醫師。他先後為專科、本科、碩士、博士、中醫、西學中醫、成人教育、自學考試、中醫進修班、留學生等不同專業、不同層次的學生講授中醫基礎、中醫診斷學、中醫診斷學專論、中醫診斷學研究進展等課程。先後培養碩士研究生11人,博士研究生8人。他還長期堅持帶學生下基層開展社會實踐醫療服務活動,曾先後5次評為四川省暑期社會實踐優秀教師。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1965入瀘州醫專中醫專業學習,師從於川南名醫張君斗,畢業後留瀘州醫專附屬醫院中醫科工作。後回響6.26號召下放到南部縣人民醫院,從事中醫臨床工作。1980年考入成都中醫學院研究生班,跟隨名老中醫冉品珍教授從事中醫脾胃專業研究。1982年畢業留校從事中醫診斷教學、科研和臨床工作。1998年晉升為教授。2001年磷選為中醫診斷學博士導師。曾任中醫診斷教研室副主任、四川省衛生廳學術技術帶頭人、全國中醫診斷專業學術委員會常委、成都市政協委員、台灣長庚大學客座教授。曾先後赴台灣、香港等地講學。

科研項目

他積極從事科研工作,擔任了國家重點古籍整理項目《中華大典·醫學分典,診法總部》主編。擔任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腎為先天之本遺傳行為的實驗研究”、“腎為先天之本遺傳行為的基因表達研究”、“用基因晶片研究腎陽虛證的基因表達譜”、“虛寒證的基因組學研究及數學研究”、“腎陽虛證家族能量代謝信號轉導通路Ras/MAPK研究”等5個課題的主研。

在繁忙的教學科研工作的同時嚴教授長期堅持臨床醫療工作,在吸取繼承前輩傳統的基礎上勤于思考,不斷創新,具備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和高超的醫療技術,尤其在消化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等多種疑難雜症以及腫瘤早期和放化療後的治療方面有獨到的見解。

主要著作

他出版了各種學術專著、教材和教學參考書。主編《中華大典·醫學分典·診法總部》《中醫五臟病機學—心病之病機》《中醫基礎理論考試參考書》《中醫基礎理論考試大綱》《中醫診斷學解題指導》。擔任了《中華自然養生保健》副主編,作為編委參與全國中醫藥高級叢書《中醫基礎理論》、全國中醫規劃教材《中醫診斷學》《中醫診斷學習題集》、全國中醫研究生教材《中醫診斷學》、全國中醫精編教材《中醫診斷學》等11部教材、教參的撰寫。發表論文80餘篇。獲教育部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四川省科技進步而二等獎1項,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三等獎1項。

主要成就

在學術上,他提出“寒火”的理論,認為寒證熱證每一個辨證要素都具有表現本質和假象的雙重意義,做出了“陰證似陽論寒火—熱象主寒證”、“陽證似陰論熱證—寒象主熱證”的重要論述。他深入、全面、系統地開展了中醫五臟病機的研究,已寫成專著,用中英文對照,在美國正式發行。在深入研究“異病同證”、“異病同治”的理論中,他提出了“同證異治”,從而提出“臟腑辨證細化分型”的辨證體系,認為臟腑辨證的許多證型屬於基礎證候,受病的主要病機的影響,同一證候隨著主要病機發展趨勢和主症表現的不同,必須深入進行細分化型,使之成為定位定性更為精確,針對性更強的辨證類型。他還套用分子流行病學的方法,對虛寒證候、七情證候、腎虛證候的辨證因子進行量化評分,並從分子水平上進行基因表達的探索,從巨觀和微觀的角度對證候的標準化、客觀化進行深入研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