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呋醯胺

噻呋醯胺

噻氟醯胺又叫噻氟菌胺,屬於噻唑醯胺類殺菌劑,具有強內吸傳導性和長持效性。噻呋醯胺對絲核菌屬、柄鏽菌屬、黑粉菌屬、腥黑粉菌屬、伏革菌屬、核腔菌屬等致病真菌均有活性,尤其對擔子菌綱真菌引起的病害如紋枯病、立枯病等有特效。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別名

噻呋醯胺;2',6'-二溴-2-甲基-4'-三氟甲氧基-4-三氟甲基-1,3-噻二唑-5-羥醯苯胺;噻氟菌胺;噻呋醯胺/2',6'-二溴-2-甲基-4'-三氟甲氧基-4-三氟甲基-1,3-噻二唑-5-羥醯苯胺

物理化學性質

純品為白色粉狀固體,熔點 178℃,密度 1.930,儲存條件 0-6°C。m.p.177.9~178.6℃,20℃時在水中溶解度為1.6mg/L,分配係數4.1,pH值為5~9時穩定 。

作用機理

噻呋醯胺是琥珀酸酯脫氫酶抑制劑,抑制病菌三羧酸循環中琥珀酸去氫酶,導致菌體死亡。它具有很強的內吸傳導性能,可以葉面噴霧、種子處理、土壤處理等方式施用。

適用作物

噻呋醯胺對許多種真菌性病害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可廣泛套用於水稻、麥類、花生、棉花、甜菜、咖啡、馬鈴薯、草坪等多種作物。生產上主要用於防治水稻和麥類的紋枯病 。

使用技術

噻呋醯胺適用於葉面噴霧、種子處理和土壤處理等多種施藥方法,防治紋枯病時多採用葉面噴霧。孕穗期及以前是防治紋枯病的關鍵期,一般每667平方米使用240克/升懸浮劑20~25毫升,對水30~45升噴霧,噴藥應均勻、周到。

防治水稻紋枯病,由於它的持效期長,在水稻全生長期只需施藥1次,即在水稻抽穗前30天,畝用24%懸浮劑1 5~25毫升,對水50~60千克噴霧 。

注意事項

1、 有良好的內吸性,很容易通過根部或植物表面吸收並在植物體內傳導;

3、 經處理的莖葉健康濃綠,為增產提供條件;

4、 不含有機溶劑,對作物很安全,在合適用量下,在水稻孕穗揚花期也可以使用;

5、 耐雨性強,施藥後1小時降雨不影響藥效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