嘔

嘔是一個漢字,口為形,區(ōu)為聲,區也表意。“區”本指“裝滿食物的容器”,轉指“肚子”。“口”與“區”聯合起來表示“食物裝得太多,滿到了嘴裡”意思是吐。有女子方跪,據樹而嘔絲北海外也。——《博物志·異人》,也指飲食、痰涎從胃中上涌,自口而出。古代文獻多以有聲無物為嘔,有物無聲為吐,有物有聲為嘔。現一般不區分,而將有聲無物者,稱為是“乾嘔”。

基本信息

字義

嘔(ǒu)

(1)[動]人因過食而吐食[vomit]

歐,吐也。——《說文》。字亦作嘔。

吾伏嘔嘔血。——《左傳·哀公二年》

其音如嘔。——《山海經·東山經》

老夫情懷惡,嘔泄臥數日。——唐·杜甫《北征》

凡可以不朽兩親(袁可立夫婦)者,幾嘔盡數斗血矣。——明陳繼儒《袁伯應詩集序》

又如:嘔逆(噁心想吐);嘔泄(吐瀉);嘔家(平素患有噁心、嘔吐的病人)

(2)[動]逗弄;故意惹人生怒[tease;getangry]

你不要嘔我。——《水滸傳》

嘔(ōu)

(1)[動]古通“謳”。歌頌,唱歌[singthepraiseof]

其妻亦負戴相隨,數止買臣毋歌嘔道中。——《漢書·朱買臣傳》

如:嘔吟(歌吟);嘔唱(唱歌)

(2)[擬聲]形容管弦樂曲、嬰兒說話、搖櫓、鳥鳴等聲音[oh]

如:嘔呀;嘔吼(野獸嗥叫聲);嘔軋(搖櫓聲);嘔呢(幼兒語聲);嘔哇(歌聲);嘔啞(小兒說話聲、車行聲、搖櫓聲、鳥鳴聲等);嘔嘎(燕雀鳴叫聲)

嘔(òu)

[動]古同“慪”,慪氣

按:著名詞典學家、著名語言學家王光漢先生認為:“慪氣”及“使慪氣”的“慪”,不能用“嘔”,本字當作“漚”。王光漢先生《詞典問題研究-《現代漢語詞典》詞形三則》指出:

òu的寫法很多。老舍《民主世界》:“房東得到通知,決定把房子賣出去,免得一天到晚的漚氣。”張長弓《青春》十七:“有意見不說漚在肚裡,不是我們革命戰士的風格。”《紅樓夢》第一O三回:“有甚么又不說,盡著在這裡慪人。”《兒女英雄傳》第三十一回:“這兩天在南城外頭只差了沒把我的腸子給慪斷了。”《水滸傳》第十六回:“這畜生不嘔死俺,只是打便了。”趙樹理《登記》:“好孩子!不要嘔了,快起!”《醒世恆言》卷四:“受了這班潑男女的毆氣。”《水滸傳》第六十一回:“在家裡時便要毆氣。”

《現代漢語詞典》只“慪”下立有“慪氣”及“使慪氣”二義,並將“嘔”作“慪”的異體。新5版則只用“慪”。其排除“毆”的使用無疑是對的,因“毆”,音ōu,本義為擊打,屬音近借用。但確定用“慪”、“嘔”,實亦未當。“慪”雖從“心”,字形似與氣惱有關,但其義實際是“吝惜”,且於韻書中亦只“ōu”一個音。“嘔”音ōu,本指小孩不會說話時所發出的聲音;音ǒu,則是“吐”的意思,於韻書亦未見“òu”音。所以無論是“慪”還是“嘔”,都是與“òu氣”的“òu”音不合、義不連的借用字。

òu,本字當是“漚”。“漚”,按《廣韻》音òu。《說文·水部》:“久漬也。”亦即長時間浸泡的意思。明代李實《蜀語》言:“氣鬱不申曰漚。”意思是肚子裡浸泡著不快之事,一口氣出不來。從前引書例可以看出,òu多有纏、攪、磨人的味道,且常與“腸”、“肚”相連用,因而當可把它視為是“久漬”義的引申。

嘔(xū)

(1)[形]和悅的樣子

《漢書·王褒傳》:“賢人君子,亦聖王之所以易海內也,是以嘔喻受之,開寬裕之路,以延天下之英俊也。”

(2)[動]通“煦”。撫育

揚雄《據秦美新》:“玄黃剖判,上下相嘔。”

常用詞組

嘔吐

ǒutù

[vomit;besick;throwup]

嘔心

ǒuxīn

[exertone'sutmosteffort]喻用盡心思和精神從事工作

嘔心瀝血

ǒuxīn-lìxuè

[makepainstakingefforts;shedone'sheart'sblood;workone’sheartout]耗盡心血

嘔血

ǒuxuè

[haematemesis;spitblood;throwupblood]吐血。食管、胃、腸等消化器官出血經口腔排出

嘔啞

ǒuyā

[ohyah]形容聲音嘈雜

管弦嘔啞,多於市人之言語。——唐·杜牧《阿房宮賦》

嘔啞嘲哳難為聽。——唐·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中醫解釋

證名。出《素問·診要經終論》。

①即嘔吐,胃內之物上涌而出,有聲有物。《衛生寶鑑·補遺》:“有物有聲,名曰嘔。”詳嘔吐條。

②食入即吐,稱為嘔。《醫宗必讀·嘔吐噦》:“後世更為分別,食剎則吐謂之嘔。剎者,頃刻也。食才入口,即便吐出。”詳噎膈條。

③噦。想吐而吐不出。《醫學入門·嘔吐》:“嘔則無所出。”即俗稱噁心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 烏侯切,音歐。《廣韻》唲嘔,小兒語也。《荀子·富國篇》唲嘔之。

又《博雅》嘔嘔,喜也。

又水名。《周禮·夏官·職方氏》幷州,其川曰虖池、嘔夷。《釋文》嘔,烏侯反。

又與謳通。《前漢·朱買臣傳》其妻亦負戴相隨,數止買臣,毋歌嘔道中。

又《集韻》《韻會》《正韻》 匈於切,音訏。《集韻》悅言也。《正韻》慈愛之聲。《史記·韓信傳》言語嘔嘔。《漢書》作姁姁。《集韻》同呴。

又《集韻》虧於切,音區。嘔夷,水名。《周禮·嘔夷釋文》一音驅。

又《集韻》《類篇》 春朱切,音樞。怒聲。

又《廣韻》烏後切《集韻》《韻會》《正韻》於口切, 音歐。《廣韻》與歐同,吐也。《左傳·哀二年》 子曰:吾伏弢嘔血,鼓音不衰。《釋文》嘔,本又作 。《集韻》或作 㰶 。

又《集韻》《韻會》 威遇切,音嫗。《集韻》和悅貌。《前漢·王褒傳》嘔喩受之。應劭讀。

拼音是ou的漢字

拼音是ou的漢字共有33個,如下: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