嘆老族

嘆老族

嘆老族,指的是80後、90後提前祭奠“青春”,感慨自己“老了”、“落伍了”、“世界屬於‘00後’”的現象。有學者表示,不少年輕人嘆老,是因為在物慾橫流的當下社會感到迷失,害怕自己跟不上潮流、達不到“成功標準”而產生危機感。

熱詞起源

嘆老族嘆老族
《老男孩》唱哭無數80後,到《再見青春》長期穩坐各大KTV點播榜前列;從電視劇《北京青年》大受追捧,到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引發熱議……近年來,有關“青春”的主題,在文娛界全面開花,也在80後甚至90後群體中悄然成為熱門話題。2013年,不少年輕人在集體懷舊的同時,似乎又開始祭奠“青春”,集體“嘆老”——總感慨自己“老了”、“落伍了”、“世界屬於‘00後’了”,他們被調侃為“嘆老族”。

網路調查

嘆老族嘆老族

2013年3月,重慶晨報通過騰訊大渝網和重慶晨報966966公眾服務中心熱線,對1870名重慶居民進行的一項線上調查顯示,97%的受訪者會“嘆老”。其中,46%的人承認自己是“經常”嘆老的“嘆老族”。受訪者中,80後和90後占56%,70後占29%,60後占12%。

對於“嘆老之風”盛行的原因,調查中,12%的受訪者認為是因為一些人期望自己變得有經驗和成就;9%的人覺得是因為一些人希望在更年輕的人面前倚老賣老;6%的人選擇“為了掩飾錯誤、逃避責任”。

8090後觀點

理想無法實現感嘆老了

“比起都市,是否覺得住鄉下比較合自己的個性”、“用報紙打蟑螂是家常便飯嗎”、“偶爾會被人說有中年人味道嗎”、“人生至今遇過許多挫折嗎”……這是一道前段時間在網路上流行的“心理年齡測試題”。不少80後、90後在測試後,感慨“真的老了”,並曬出自己的心理年齡:有40多歲的,有50多歲的,甚至有留言說“我測出的是70歲,很準很準”。

年輕人普遍“嘆老”,與當前社會壓力較大有關。住房壓力、競爭壓力,讓年輕人喘不過氣來,提前進入“衰老期”,變得謹小慎微,失去鬥志。62%的受訪者認為,這是壓力太大而產生的焦慮情緒的體現;26%的人認為,嘆老是因為一些人在競爭壓力下感覺自己變得世故圓滑。

專家觀點

嘆老或因話語權不受尊重

重慶市醫學心理諮詢中心副主任醫師、重慶市心理學會會員冉江峰認為,不少年輕人嘆老,是因為在物慾橫流的當下社會感到迷失,害怕自己跟不上潮流、達不到“成功標準”而產生危機感。嘆老,則是他們不敢面對現實、對現實感到力不從心的一種體現。

冉江峰認為,年輕人“嘆老之風”盛行,還源於當前社會很多年長一輩對年輕人的很多個性觀點與行為表現出不認同。為此,一些年輕人故作老成,希望與長輩平起平坐。冉江峰指出,我們社會有“尊老”、“論資排輩”的傳統,使得“老”成為“有能力”、“有經驗”的代名詞。“就像很多父母總說,‘你就聽我的,因為我吃的鹽比你吃的米還多’。年輕人會模仿長輩的倚老賣老,將‘年齡’與‘權威’劃等號。這種思維方式不利於年輕人創造力的培養。”
冉江峰建議,整個社會重視年輕人的嘆老心態,營造尊重年輕人話語權的環境。另外,年輕人應保有銳氣,而這種銳氣是創新的原動力。如果年輕人普遍嘆老,會讓整個社會籠罩在暮氣之中,缺乏創造力和活力。

中國移動手機報·互動百科IN詞_2013年05月

銳詞報
手機報IN詞

中國移動手機報·互動百科IN詞

互動百科與卓望信息結成百科知識類內容資源唯一合作夥伴關係,由互動百科向中國移動手機報用戶提供新鮮、趣味的網路銳詞 ,與中移動手機報共同打造新傳媒。

2013年05月IN辭彙總 | 父母相親團 | 職場奶媽|拍碼族|0.8哲學|人脈午餐|數字讀者|粗食族|學習商數|外包式育兒|社交退縮症|升職負效應|產後購物症|軟資產|雙盲現象|剛學族|成人寶寶|批評式觀看|強人強迫症|韌商|44歲現象|食物鍾|公交狂躁症|隔代寄養|憂鬱效應|嘆老族|高考保姆|投資下一代|22-22-22員工|公交長頸鹿|心理旅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