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鱗苞荸薺

單鱗苞荸薺

單鱗苞荸薺,龍膽目莎草科植物,分布於北歐和大西洋沿岸,蘇聯歐洲地區、高加索、西伯利亞、中亞和遠東地區,印度、蒙古人民共和國。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單鱗苞荸薺單鱗苞荸薺
種中文名:單鱗苞荸薺
種拉丁名:Heleocharisuniglumis(Link)Schult.
科中文名:莎草科
科拉丁名:Cyperaceae
屬中文名:荸薺屬
屬拉丁名:Heleocharis
國內分布:產於新疆
國外分布:分布於北歐和大西洋沿岸,蘇聯歐洲地區、高加索、西伯利亞、中亞和遠東地區,印度、蒙古人民共和國。
海拔:100-300
中國植物志:11:068

形態特徵

具或長或短的匍匐根狀莖。稈少數或多數,單生或密叢生,細弱,直或微曲,有少數鈍肋條和縱槽,無小橫脈,亦無疣狀突起,高10-15厘米,直徑1毫米。葉缺如,只在稈的基部有2-3個葉鞘,鞘上部黃綠色,下部血紅色,鞘口截形或微斜,高1-4厘米。小穗狹卵形、卵形或長圓形,長3-8毫米,寬1.5-3毫米,褐色或僅有褐色斑紋,有少數花(4-10多朵);在小穗基部有一片鱗片中空無花,抱小穗基部一周(鱗片長為小穗的1/5);其余鱗片全有花,長圓狀披針形,頂端鈍,長4毫米,寬2毫米多,背部在開花時綠色,後來淡褐色,兩側血紫色,開花時邊緣狹,後來寬,乾膜質;下位剛毛6條,長等於小堅果或稍長或稍短,微彎曲,向外展開,白色,有倒刺,刺密。小堅果倒卵形或寬卵形,黃色,後來褐色,雙凸狀,腹面很凸,背面稍凸,有時呈鈍三稜形,長1.4-1.7毫米,寬約1毫米;花柱基近圓形,基部下延,長寬幾相等,厚,長約為小堅果的1/3,寬為小堅果的1/2,海綿質,白色。花果期4-6月。

生長習性

生於湖邊、水旁或沼澤土中,拔海100-300米。

莎草科、荸薺屬植物

荸薺屬(Eleocharis R. Br. ),莎草科,約150種,分布於全球,我國約有25種,全國均產之,常見於濕地上或水田中,簇生草本,常生於水中;莖無節,無葉或僅有葉鞘;小穗單生於莖頂;鱗片螺旋排列;下位毛狀體5-8條;花柱基部擴大,於果頂收縮成節,宿存,柱頭2-3;堅果倒卵形,平凸狀或三棱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