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側關節突關節脫位

單側關節突關節脫位

單側關節突關節脫位是較為常見的損傷,通常是由屈曲暴力和鏇轉暴力協同作用所致。主要表現為頸部的局部症狀和合併神經損傷時,發生相應脊髓節段的損傷症狀。本病除了表現為疼痛、強迫性頭頸傾斜、畸形頸椎伸展和鏇轉功能受限外,最容易合併的併發症是脊髓和神經根損傷等症,脊髓損傷可以是在關節突並節脫位時同時發生,也可以是由於治療時不慎損傷形成的術後併發症。

基本信息

病因

單側關節突關節脫位單側關節突關節脫位
發病機理:與屈曲性損傷相似,只是頭頸部遭受屈曲撞擊等作用時,頸部不但屈曲而且有向一側鏇轉的動作,當屈曲和鏇轉外力同時作用於頸椎時,損傷節段形成向前下方扭曲。暴力以椎間盤後中央部為軸心一側的上位頸椎,下關節突向後鏇轉而另一側下關節突向前滑動,並超過下位椎體的上關節,突至其前方形成“交鎖”狀態,上下關節突相互撞擊中也可以造成關節骨折。

病理改變:雙側關節突關節囊撕裂,前縱韌帶後縱韌帶椎間盤及後方韌帶複合體結構均可受破壞。由於脫位的關節移位於上關節,突前方椎間孔變形或狹窄,神經根容易遭受損傷。這種脫位被認為是頸椎損傷處於相對“穩定”狀態,但非脫位側的兩個關節突關節面彼此分離,椎間盤纖維環承受著持續的鏇轉應力,這種不對稱性脫位使椎管在損傷平面發生變形和狹窄可造成脊髓損傷。

臨床表現

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1、頸部局部症狀較為突出疼痛強迫性頭頸傾斜畸形,頸椎伸展和鏇轉功能受限。

2、合併有脊髓和神經根損傷時表現為相應脊髓節段的症狀:四肢癱瘓下肢癱瘓或部分癱瘓,神經根損傷者,表現為該神經分布區域皮膚感覺過敏、疼痛或感覺減退。

鑑別診斷

單側關節突關節脫位單側關節突關節脫位
單側小關節脫位應與雙側關節突脫位相鑑別,根據損傷及臨床表現,以下方面可資鑑別:

1.損傷機制不同 雙側小關節前脫位以屈曲暴力為主,而單側小關節脫位除屈曲暴力外還存在著扭轉暴力。

2.臨床表現不同 雙側小關節脫位主要表現為前傾固定、壓痛廣泛;多數合併脊髓損傷。單側小關節脫位以鏇轉固定為主,壓痛不廣泛。少數合併脊髓損傷,但局部疼痛劇烈。

3.X線表現不同 雙側脫位者損傷節段椎體前移的距離常為椎體前後位的2/5或1/2,上位頸椎的下關節突位於下位椎頸上關節突的頂部或前方。而單側關節突關節脫位者損傷節段椎體前移約為前後徑的1/3,正位片可見脫位椎節棘突偏移。

常規檢查

單側關節突關節脫位單側關節突關節脫位
本病的輔助檢查方法主要是X線檢查:X線的特徵性表現是,診斷的的關鍵側位X線片的典型徵象為:脫位的椎體向前移位的距離為椎體後徑的1/3至多不超過1/2,在脫位的椎體平面上無法見到正常的關節突關節的相互關係。

單側關節突關節脫位X線片示意圖,前後位於顯示脫位頸椎的棘突偏離中央向小關節脫的一側偏移斜位片,可清楚地顯示小關節脫位或“交鎖”徵象。

診斷要點:

1.前後位片顯示脫位頸椎的棘突偏離中央,向小關節脫位的一側偏移。

2.側位X線片典型徵象為椎體脫位前移距離為1/3~1/2椎體前後徑。脫位節段上方的關節突顯示雙重影,動力位片時脫位頸椎不能完全復位。

3.斜位片顯示小關節脫位或“交鎖”徵象或關節突關節小的骨折片。

C6/7單側關節突交鎖、C4/5單側關節突交鎖、頸椎X線側位片示:C6/7關節突交鎖,椎頸椎X線側位片示:C4/5單側關節突交體脫位前移距離為1’3椎體前後徑鎖。

C4/5半脫位及C。棘突骨折C4/5半脫位頸椎X線正位片(A)、側位片(B)示:C4/5半脫位。小關節絞鎖。椎間隙變窄;動力位過伸位(c)、過屈位(D)示:脫位狀態下不可復位;頸椎MRl矢狀T2wI像(E)、TlwI像(F)示:C4/5半脫位,椎間盤與後縱韌帶受損。脊髓形態、信號正常。頸椎骨折內固定術後頸椎X線正側位(G)。

治療

本病的治療包括以下幾個要點:

單側關節突關節脫位治療

1、牽引復位顱骨牽引和枕頜帶牽引是常用的復位方法,牽引時頭頸略屈曲(約30°)牽引重量為5~6kg,逐漸加大但不超過10kg,以避免或加重脊髓損傷。為便於復位可在脫位側的肩部墊以沙墊,使損傷節段輕度側屈,將脫位的關節突牽開,然後調整牽引方向使之復位,同雙側關節突脫位一樣。在整個復位過程中密切注意全身情況變化,並每隔10分鐘行床旁攝片,以掌握復位同雙側關節突脫片一樣,在整個復位過程中密切注意全身情況變化,並每隔30分鐘行床旁攝片以掌握復位過程防止增加損傷。

2、復位後,套用1~2kg重量維持牽引,3~4周再用頭頸胸石膏固定,2~3月如果合併頸脊髓損傷,不宜使用石膏固定,可持續牽引2~3個月直至癒合。

3、手術復位及固定術:牽引復位失敗者,可考慮切開復位,採用後正中切口暴露交鎖的小關節突切除嵌入的關節囊和韌帶組織,用骨膜剝離器撬撥使之復位;如有困難可將阻礙復位的部分下位椎體的上關節突予以切除,再調整牽引方向通常可復位。

4、若有脊髓損傷應根據壓迫範圍旅行椎板切除減壓術,為保持損傷節段的穩定術中,可用鋼絲環扎棘突並取自體髂骨移植常用的植骨方法是棘突間“H”型植骨。加鋼絲固定。也有人採用關節突間植骨固定。

單側關節突關節脫位傳達到骨折斷端,在骨折端之間產生一種對向擠壓的作用。這種作用能保持和促進骨折在固定骨折時,應把固定的時間和範圍減小到最低的限度,而使活動在不妨礙骨折癒合所必須的固定條件下擴展到最大程度。在治療過程中,對動與靜,應根據不同部位不同類型骨折的各個不同階段的病理特點,和病人對治療時不同的具體反應,給以適當的配合。一般來說。上肢骨折從治療一開始,就應進行主動活動,活動愈早,骨折癒合愈快,功能恢復也好;下肢肌肉豐富,肢體長,分量重,骨折部的剪力大。因此無論單純局部包紮外固定或同時加用骨牽引,要有一個2至3周的固定維持期,在此期間除被動活動外,病人可主動用力鍛鍊肌肉收縮,以後即可逐漸練習肢體伸屈活動在骨折未癒合前,無論採用什麼樣的外固定。

只能使骨折部的活動減低到最低限度,而不能使骨折部絕對不動。利用局部包紮外固定是使肢體內部動力由骨折所引起的不平衡達到平衡,以保持骨折復位,以及在有限的固定條件下,又能充分進行肢體活動的固定方法,是一種積極的能動的固定,合乎肢體的生理規律,能促進骨折癒合,使肢體功能恢復到正常。治療骨折的目的,在於恢復肢體功能,恢復肢體功能的關鍵在於骨和軟組織兩者都得到合理治療。因而在治療骨折時,既要促進骨折早期癒合,又要保持肢體功能。局部包紮固定,能使固定和活動結合起來,加速骨折癒合,又能使骨折的整復、固定和功能恢復三個階段密切聯結在一起,單側關節突關節脫位保證肢體功能恢復。如果在一個時期內單純考慮整復、固定或功能恢復,不僅治療過程長,病人痛苦多,且易招致肢體功能難於恢復。治療骨折,在整復時就照顧到固定,在固定中又有部分整復;同時,由固定開始就進行功能鍛鍊。這樣把整復、固定與功能恢復有機地結合起來,隨著骨折癒合,肢體功能也基本恢復。

在治療骨折的初期,對腫脹的肢體末端,施行按摩,以助腫脹消退,為了不讓關節發生僵硬,每日活動骨折部的上下關節,鼓勵病人在肢體不動的情況下,不斷練習肌肉收縮活動以防肌肉萎縮,肌腱粘連,只要骨折局部穩定,患肢疼痛消失,功能鍛鍊就由被動轉為病人自動活動,提倡能動則動,能走就走,採取這種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法,由於不需要功能恢復期,骨折癒合的全部過程就顯著縮短,大大減少了病人的痛苦。一種道德的辦法將骨折復位,把骨折部固定而不要影響肢體的活動,讓病人在骨折癒合期間生活得象正常人一樣,單側關節突關節脫位說這是一種理想的骨折治療方法。現在我們通過十大手法,在不增加病人痛苦,不加重局部損傷的情況下可將骨折整復,利用十二種外固定形式進行固定,不但可以將骨折保持在整復後的位置,而且通過合理的功能鍛鍊,隨著骨折癒合,肢體功能也基本恢復,原來復位稍差的骨折在活動中還可以自動矯正,骨折對位可以中西醫結合治療骨折是以現代解剖學為基礎,正確的認識骨折的生理、病理規律,吸收中西原有經驗,針對每個不同部位、類型的骨折,套用不同手法進行整復和固定及有效有節制的功能活動,來達到治療目的。

通過以上方法的治療,促進了血液循環,加強了物質代謝,使成骨及軟骨細胞迅速生長而形成骨痂即加速了骨折癒合又及時的恢復了患肢功能,克服了因長期持續的石膏固定帶來的再移位的傾向性和因循環遲滯造成局部營養不良、肌肉蔞縮、骨質脫鈣、肌腱粘連及一系列合併症的發生。要想達到正確而順利的手法復位及固定和藥物治療,其首要條件就是必須要有詳細的檢查和確實的診斷,只有這樣才能根據骨折的種類、損傷程度以及骨折斷端移位的形式來確定整復手法及固定和藥物治療方針夫手法者,謂以兩手安置所傷之筋骨,使仍復於舊也。但傷有重輕,而手法各有所宜。其痊可之遲速,單側關節突關節脫位及遺殘疾與否,皆關乎手法之所施得宜,或失其宜,或未盡其法也。蓋一身之骨體,既非一致,而十二經筋之羅列序屬,又各不同。故必素知其體相,識其部位,一旦臨證,機觸於外,巧生於內,手隨心轉,法從手出。或拽之離而複合,或推之就而復位,或正其斜,單側關節突關節脫位或完其闕,則骨之截斷,碎斷,斜斷、筋之弛、縱、卷、攣、翻、轉、離、合,雖在肉里,以手捫之,自悉其情,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稱為手法也。況所傷之處,多有關於性命者,如七竅上通腦髓,隔近心君,四末受傷,痛苦入心者。單側關節突關節脫位即或其人元氣素壯,敗血易於流散,可以剋期而愈,手法亦不可亂施;若元氣素弱,一旦被傷,勢已難支,設手法再誤,則萬難挽回矣。此所以尤當審慎者也。蓋正骨者,須心明手巧,既知其病情,復善用無手法,然後治自多效。

疾病預防

因本病通常是由屈曲暴力和鏇轉暴力協同作用所致,故注意生產、生活安全,避免受傷是預防本病的關鍵。同時要注意觀察是否有神經脊髓的合併損傷,以免漏診和誤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