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清秀(1910~1944)

喬清秀(1910~1944)

河南墜子女藝人。 後隨啟蒙老師喬利元學唱短段河南墜子。 喬清秀是河南墜子北路調的創始人之一。

喬清秀(1910~1944)

正文

喬清秀(1910~1944)河南墜子女藝人。原名李金秀河南內黃縣人。幼時寄居於河北大名外祖父家,受到多種民間戲曲和說唱藝術的薰陶。後隨啟蒙老師喬利元學唱短段河南墜子。1924年,喬清秀在大名附近各縣及彰德府內黃等縣演唱;1925年至邯鄲邢台臨清等地演唱;1926年應邀到石家莊演唱,技藝不斷精進。喬利元為她介紹前輩名家潘春聚張金忠進修學藝。1928年末,喬清秀由濟南天津演出。她與程玉蘭、董桂枝形成河南墜子三大流派,鼎立曲壇。曾至上海錄製唱片。1939年,喬清秀一家去瀋陽演出,受到日本侵略者的殘酷迫害,喬利元慘死,喬清秀返回天津,1944年舊曆正月十三病故。
喬清秀是河南墜子北路調的創始人之一。北路調也叫北口,受北方各種大鼓的影響較多,唱腔中帶有國語聲調的因素,不少曲目是從大鼓移植而來。到20世紀30年代中期,墜子形成巧口、大口、老口三大流派。巧口也叫俏口或小口,節奏流暢,吐字俏麗,旋律悠揚,以喬清秀為代表,又稱喬口。喬派的演唱,風格清新,行腔明快婉約,特別注重高音、中音、變音的運用,嗓音以純淨甜潤見長。喬清秀的小段有《王二姐思夫》《玉堂春》、《蘭橋會》、《寶玉探病》、《黛玉焚稿》、《雙鎖山》、《鳳儀亭》、《昭君出塞》、《游湖借傘》等20多個拿手書目;大書有《楊家將》、《包公案》、《五虎平西》等書目;她和喬利元對口唱的曲目有《洛陽橋》、《馬前潑水》、《呂蒙正趕齋》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喬派河南墜子藝術得到了進一步發展與提高。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