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邢窯白釉玉璧形底碗

唐邢窯白釉玉璧形底碗

唐邢窯白釉玉璧形底碗,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文物。

唐邢窯白釉玉璧形底碗 唐邢窯白釉玉璧形底碗

【名稱】:唐邢窯白釉玉璧形底碗

【文物現狀】: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簡介】:

高4.7cm,口徑15.6cm,足徑6.7cm。

碗唇口,腹壁斜出與水平面呈45度角,玉璧形底。釉色潔白,不用化妝土,施釉到足牆,光素無紋飾。釉質瑩潤。

邢窯白瓷胎骨堅實、緻密、厚重,胎土白而細潔,瓷化程度較高,扣之作金石聲。玉璧形底更為唐代邢窯白釉碗的典型特徵。

【相關資料】:

玉璧底碗始出現於唐代,以底足像玉璧而得名,當時的南北方瓷窯中普遍燒制,如河北的邢窯、定窯,河南的鞏義窯,山西的渾源窯,陝西的耀州窯,浙江的越窯,湖南的長沙窯等都有實物或標本傳世。外國的很多古城、古遺址中也出土有中國出品的玉璧底碗。這種碗的品種主要是白瓷和青瓷。口邊有唇口和不帶唇口的兩種;碗壁有的直壁斜出,有的微帶弧度;足一般寬而淺,中心凹處有的施釉,有的無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