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新明[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衛星測繪套用中心副主任]

唐新明[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衛星測繪套用中心副主任]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唐新明,男,教授,博士生導師,1966年12月出生,江蘇南通人,1987年6月畢業於南京大學地理系。1998年獲荷蘭地理信息科學和對地觀測學院ITC碩士學位,2004年獲荷蘭Twente大學地理信息科學和計算機套用博士學位,現擔任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衛星測繪套用中心副主任,資源三號衛星工程套用系統總設計師。

基本信息

人物履歷

唐新明,現任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衛星測繪套用中心副主任,資源三號衛星工程套用系統總設計師。兼任國際攝影測量與遙感學會(ISPRS)第一委員會第五工作組主席,InternationalJournal of image and data fusion、Journal of Geoinformation Science期刊編委,國家級“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重大專項(民用部分)套用系統副總設計師,科技部“十二五”863計畫地球觀測與導航技術領域主題專家,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科技領軍人才,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科技委委員,民政部減災與應急工程重點實驗室特聘專家,中科院空間信息處理與套用系統技術重點實驗室、數字製圖與國土信息套用工程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重點實驗室、國土資源部航空地球物理與遙感地質重點實驗室、中科院空間信息處理與套用系統技術重點實驗室、地理空間信息工程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重點實驗室、衛星測繪技術與套用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重點實驗室等學術委員會委員,遙感衛星套用國家工程實驗室技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專家學術委員會專家。兼任武漢大學等教授、博士生導師。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時空資料庫、數字高程模型、土地信息系統、遙感影像處理、模糊地理信息系統、大型空間資料庫建設、航天測繪遙感等。主持並完成了全國七大江河流域1:1萬DEM資料庫的建立、時空資料庫模型的研究、利用遙感技術進行探雷研究(荷蘭,歐盟項目)等國內外重大項目,開發了全國第一個縣級土地利用管理信息系統,提出了時空數據模型的實現方法,並在國內首次建成了時空資料庫管理系統。同時,還負責資源三號衛星工程套用系統總體設計與技術研發。目前主持的項目包括:國家863項目“時空資料庫技術及其在基礎地理信息管理中的套用”、國防科工委項目“測繪衛星成像模型及數據高精度處理關鍵技術研究”、國家測繪局項目“基礎地理信息動態資料庫技術”等。

主要研究方向

為攝影測量與航天測繪,近年來,主持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973、863、科技支撐、國防科工委、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等三十多項重點項目。出版中文專著2部,英文專著1部,合著4部。取得國家發明專利12項,軟體著作權登記32項,在國內外刊物及會議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其中被SCI、EI收錄檢索40篇,目前擔任國際攝影測量與遙感學會(ISPRS)第一委員會第五工作組主席,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mage and data fusion、Journal of Geoinformation Science期刊編委,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科技委委員,中科院空間信息處理與套用系統技術重點實驗室、地理空間信息工程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重點實驗室等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專家學術委員會專家。兼任武漢大學、河海大學等教授、博士生導師。

曾入選國家級“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畫(萬人計畫),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重大專項(民用部分)套用系統副總設計師,科技部“十二五”863計畫地球觀測與導航技術領域主題專家,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科技領軍人才。

研究成果

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次(排名第2,3,5),國家測繪科技進步特等獎1次(排名第1)、一等獎2次(排名第1,4)、二等獎1次(排名第5),國家地理信息科技進步一等獎1次(排名第1),國土資源科學技術二等獎1次(排名第1)。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及國際會議上發表論文100餘篇, 其中被SCI、EI收錄的論文40餘篇。出版中文專著2部,英文專著1部,合著4部。取得國家發明專利5項,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5項,軟體著作權登記32項。

2013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次(排名第1),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次(排名第2,3,5),國家測繪科技進步特等獎1次(排名第1)、一等獎2次(排名第1,4)、二等獎1次(排名第5),國家地理信息科技進步一等獎1次(排名第1),國土資源科學技術二等獎1次(排名第1)。

獲得榮譽

2017年5月25日,獲得全國創新爭先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