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宮外傳

《唐宮外傳》,紫百合著,講述 大曆十三年, 唐代宗統治時期, 安史之亂平息,大唐進入了中興時代。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書名:唐宮外傳
作者:紫百合
出版社:重慶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02-01
頁數:267

簡介

《唐宮外傳》講述大曆十三年,唐代宗統治時期,安史之亂平息,大唐進入了中興時代。京都商人楊炎之女楊茉語進入皇宮,太子李适對她心生愛慕,但楊茉語卻與長公主之子盧杞相戀。太子與韓王明爭暗鬥,華陽公主暗戀盧杞而妒忌楊茉語,欲帶楊茉語遠嫁回紇。太子篡改聖旨,用楊茉語之妹芙晴替換楊茉語,楊炎遂入官場。華陽公主病逝,盧杞帶楊茉語私奔,代宗下旨命與公主同日出生的楊茉語出家入道,楊茉語無奈與盧杞分離,居於崑崙道觀中。兩年後,太子登基為唐德宗,至崑崙親迎楊茉語入宮為妃,楊茉語因傷心盧杞另娶寧國公主,遂入後宮。德宗懷疑茉心繫前情,二人常生芥蒂,卻又互相眷戀。楊炎升任丞相,楊氏親族勢力如日中天,隨後楊茉語的姐夫、節度使田悅謀反被殺,楊炎獲罪被貶。隋煬帝曾詛咒楊氏之女必亡大唐江山,而前朝又有楊玉環之亂,朝中大臣指楊茉語為禍國妖女,德宗迫於無奈將楊茉語拘禁於洛陽冷宮。盧杞見楊茉語傷心之態,頓生悔意,告訴楊茉語,當初因德宗允諾立楊茉語為皇后他才甘心退讓,如今意欲縱容叛党進入長安宮廷,乘亂將楊茉語劫走。楊茉語唯恐德宗為自己亡國,便跟隨盧杞隱居於太湖。叛亂平息後,德宗尋覓前來。盧杞見楊茉語深愛德宗,投身太湖。德宗與楊茉語互相原諒,前嫌盡釋。

編輯推薦

《唐宮外傳》:這是最好的時代,在輝煌的身影印刻在所有人的記憶里;這是最壯闊的舞台,無數英雄豪傑縱橫其間;它是天上的明月,光華璀璨,而她們,則是明月所散發出來的柔和明亮的光芒,盛世唐朝,女兒當自強! 名花解語未必傾國,唐宮絕戀盛世華歌!

目錄

楔子

第一章 花溪柳陌早逢春
第二章 新妝漏影浮輕扇
第三章 宮鳥曉鳴茱萸枝
第四章 雲間月色明如素
第五章 葡萄百丈蔓初縈
第六章 一夜輕風苹末
第七章 明珠掩盡月華光
第八章 歌吹銜恩歸路晚
第九章 瀑水交飛雨氣寒
第十章 驚風亂颮芙蓉水
第十一章 春腸遙斷牡丹亭
第十二章 楚郊千樹秋聲急
第十三章 鳳閣斜通平樂觀
第十四章 椒房金屋寵新流
第十五章 春風沉醉百花前
第十六章 宮梅殿柳識天情
第十七章 風搖雜樹管弦聲
第十八章 瓊林寂寞誰為主
第十九章 嬌妒傾城惑至尊
第二十章 別後相思隔煙水
第二十一章 莫疑東海變桑田
第二十二章 始見庭花復零落
第二十三章 天馬來儀自海西
第二十四章 珠簾暮卷西山
第二十五章 軍書插羽刺中京
第二十六章 寒著霽雲歸紫閣
第二十七章 洛陽陌上春如織
第二十八章 三宮路轉鳳凰台
第二十九章 相思弦斷情不斷
第三十章 已嘆關山千萬重
第三十一章 夜郎城近含香
第三十二章 但恐紅塵虛白首
第三十三章 行舟往來浮橋斷
第三十四章 丹為凝頂雪為衣

前言

紫百合動筆寫原創小說始於2003年,《唐宮外傳》是我第一次寫古代愛情故事,原來只是打算寫一個10萬字左右的短篇,卻在眾多網友的鼓勵下,一直寫到了24萬字。
《唐宮外傳》寫的是人,性格各異之人,成長曆練之人,悲歡離合之人,愛恨情仇之人。
書中出現過很多美麗的女子。
宮廷貴族有沈後、獨孤貴妃昇平公主、華陽公主、淑妃、賢妃、德妃;官宦世家有裴相府千金、郭公侯之女;地位再低些的楊氏四姐妹、王珠姐妹、宋若昭等祈福諸女;侍女婢僕中有彤月、絳雲、紫萱、綠綺、藍箋、青櫻、紅綃;世外高人有玄清師姐。
她們都是美人,有些著墨較重,有些面目模糊,有些只有一個淡淡的影子,有些根本從未正面出場。
她們聰慧、堅忍、寬容、溫柔、嬌媚、天真、機靈、高潔,她們每個人都該有一段故事,一場刻骨銘心的愛情。
楊家四姐妹其實是四朵百合心中最美的花。
芳逸是一個標準的富家千金,牡丹最適合她;蕊欣冷靜智慧,卻有些孤傲,她選擇的道路比較特別,就象亭亭玉立水仙;大家都知道茉語是一朵清香四溢的小茉莉花,雖然外表長得很美麗,性格方面實在是毫無鋒芒可言,她其實是個非常普通的女孩子,但往往正是這樣的女子會激發男人心理上爭奪和占有的欲望;芙晴是暗夜水中盛開的芙蓉,有心之人才會發覺她的美。
能將心中的她們活生生展現於文字之間,和大家共同分享一段美麗的故事,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
有網友說《唐宮外傳》是一篇典型的言情小說,百合很贊同。此文的靈感來源於網上閒逛看到的一段故事。百合疑惑,是怎樣的大度讓唐德宗肯將自己的妃子嫁出宮廷與平民為妻?是怎樣的情懷讓那個美麗的白衣少女拒絕地位尊貴的太子?
他,是個寬容而大度的皇帝。
她,或許早已心有所屬。
胡思亂想之間,盧杞的形象便出現了。
李适是金,盧杞是玉,他們本就是一樣的高貴,一樣的好。
當然大家書中所看到的女主茉兒並不是歷史上的傳奇貴妃王珠,書中那個昭容王珠的結局才是符合正史的。
在大家的強烈呼籲下,百合給了茉兒和皇帝哥哥一個無比美好的結局,他們的幸福也是大家所期望看到的。
書中章回目錄全部出自《全唐詩》,有些是詠景,有些是抒情,有些是寫實。
非常感謝長期以來收藏此文、支持此文、關注此文的朋友們,是你們給予了百合堆砌文字的動力,萬分感謝!

《唐宮外傳》精彩內容

第一章 花溪柳陌早逢春
春風朗朗,吹拂過桌案上裊裊的百合香,一顆瑩白的棋子落在棋盤之上,日圭的針隨著日影緩緩移動,水流的動態蜿蜒如龍。
我頭戴一對碧玉環、身著一襲暗紋百花繁枝圖案、胸口和袖口飾著淺碧流蘇的碧紗裙,躡手躡腳穿過迴廊,擺手示意身後的小侍女和書童禁聲,倚在前廳書房的雕窗前,睜大一雙黑眸好奇地向內張望。
書房內兩名中年男子對弈,手執黑子的男子正凝視棋局,身著褐色灑金的蘇緞裁剪成的便服,長身偉岸,氣度不凡,正是父親楊炎。
他對面端坐的書生年約三十歲上下,身著淀藍薄綢士子服,輕風吹拂起他寬大的袍袖,人品俊逸、卓爾不群,隱隱然有超然世外之感,他眼角餘光忽地往窗外一瞥,正好瞧見我,嘴角浮現一絲淡淡的笑意。
我見被曹先生識破行藏,不再躲避,片刻即至棋局旁,依偎在父親身畔,撒嬌道:“爹爹前日去西京前曾答應過我,如能將《洛神賦》背熟並臨摹一遍,就教我九宮算術之法,爹爹君子一言,一定要兌現!”
父親伸手撫過我一頭烏黑柔順的長髮,笑道:“曹先生適才還誇你大有進益,是否果然如此?”
我微微撅嘴,道:“當然是真的。難道曹先生會故做誑語不成?”
曹先生微笑道:“茉語天資聰穎,以她這般年紀,別家子弟猶恐玩心未已,如此一心向學實屬難得,將來定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父親道:“既然如此,你且先背來聽聽。”
我高聲誦道:“黃初三年,余朝京師,還濟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竟是一氣呵成,毫無阻滯。
父親略略頷首,向曹先生投去一眼,目光中大有讚賞之意,笑道:“曹先生多年悉心教誨你,如今方有寸進,以後就只能靠你自己了!”
我見父親這樣說,急忙走近曹先生身邊,問道:“莫非先生要離開京都么?欲往何處?”曹先生的來歷極為隱秘,商賈之策、九宮周易、奇門遁甲、行兵布陣都有涉獵,父親對他很是敬重,他時常教授指點我們姐妹一些學問。
父親輕輕啜飲一口香茗,嘆道:“子近此去吐蕃,山高水遠,我如失股肱,卻難阻你之大志!”
曹先生道:“明公何出此言?你我相交多年,所圖之事豈可假手他人?我一生萍蹤浪跡,京都吐蕃,於我並無分別。明公兒女均已長成,芸鶴、芝倪兄弟,小小年紀已有明公風範,將來必成大器,堪為膀臂!”
我得知果然如此,心中頓時黯然無比,卻並非為了自己。
曹先生微笑道:“茉語不必失望,我備好禮物贈你,即使我不在京都,亦有良師相授。”遂命隨身小童將一疊書卷捧來,約有八、九卷之多,交付與我,說道:“我生平所學盡在於斯,現在都交給你,你想學之事此卷中皆有,若有不明白之處,只管問你父親。”
父親溫言說道:“乖女兒先回房去吧,為父還有些事情與曹師傅商議。告訴你母親,晚上在東廳設宴款待曹先生。”
我施禮退出,懷抱卷冊,出了書房往涼亭走過。
花園裡的絲絲柳枝輕吐碧蕊,鞦韆架上,小女兒的嬌笑依依,我正要去後院尋找母親崔夫人,遠遠望見正在乘風擺盪的大姐芳逸和二姐蕊欣,隨手就將書卷遞與小丫鬟圓兒,拉拉她的小手兒說:“我們也去玩!”
說話之際,人已向前直奔而去,圓兒在後面追趕著我大叫:“三小姐!您慢些跑,當心裙子角絆著了您……”
我只當作沒聽見,任這小丫頭在後面嘀咕。
芳逸早已看見我匆匆忙忙提裙而來,凝眸笑道:“這個茉語,還是全無一點閨閣氣息,如此……”,蕊欣接話道:“她本性如此,父親若見,只怕也是徒嘆奈何罷了!”
我一口氣跑到鞦韆架下,正好看見芳逸從鞦韆架上下來,一襲粉紅的紗衣襯得她人比花嬌。
十七歲的大姐芳逸正當豆蔻年華,已經許了刑部侍郎的長公子田悅,田侍郎與父親相約,年下就要迎娶姐姐過門。姐妹之中只有芳逸最肖似母親,母親崔夫人出身於書香世家,外祖父也曾是翰林院的學士,幾個姐妹之中芳逸的品貌算不得最出眾,但是她溫文爾雅,落落大方,頗有閨閣千金小姐的氣度風韻,閡家大小都敬她愛她,加上她本自排行長姊,對我們這些弟妹疼惜呵護有加,我也罷,幾個弟弟也罷,都肯聽她的勸戒。
我每每想到年下她就要出閣,心中好不悵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