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里木版畫

通遼市素有“版畫之鄉”之稱。哲里木版畫多取材於蒙古族人民的生產與生活,內容寫實,風格質樸,線條粗獷,色彩鮮艷,民族和地區特色濃郁。

概述

通遼市素有“版畫之鄉”之稱。哲里木版畫多取材於蒙古族人民的生產與生活,內容寫實,風格質樸,線條粗獷,色彩鮮艷,民族和地區特色濃郁。1971年出版的《哲里木版畫選》、1979年發表的版畫《風能利用》、《草原建設的方向》和套色木刻《沙鄉臘月》分別在吉林省首次科普美展、全國科普美術展覽和我愛內蒙古美展、青年畫展上獲獎。1980年底,哲里木版畫首次在內蒙古美術館展出。1982年,邊疆六省區舉辦版畫聯展,每省參展作品35件,其中哲里木盟參展24件作品。1983年7月,哲里木盟版畫展覽在北京中國美術館展出,展出作品200多件。中國美術館、中國對外展覽公司、民族文化宮等 單位共收藏59件作品,一些作品被編入《中國新興版畫五十年選集》、《中國版畫家新作選 》、《黑白版畫選》等國家級大型畫冊。1984年6月,《版畫世界》第六期設“哲里木版畫 選刊專欄,發表哲里木盟作者版畫30多幅。哲里木盟版畫作品還先後在挪威、加納、日本、東德、香港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展出,一些作品獲獎。1987年 扎魯特版畫100幅在北京民族文化宮展出。1990年哲里木版畫再次進京展出。第十屆全國版畫展中,哲里木盟入選5件作品,其中《春的氣息》獲銅獎。版畫《敖特爾的春天》入選《20世紀國際現代美術精品薈萃》。1990年哲里木盟的87件作品在江蘇美術館展出,《 五月》、《接羊羔》、《草原,你早》被江蘇美術館收藏。在第十三屆全國版畫展中,哲里木盟有5幅作品入選,《烏珠穆沁的傍晚》獲金獎。版畫《秋風》獲全國第十四屆版畫展銅獎。

相關條目

古典油畫

古典油畫在整體上是油畫語言諸因素共時綜合運用的結果,但不同國家、不同時期的藝術家在此基礎上對某一個或幾個因素特別注重,形成了不同的風格。文藝復興時代的義大利畫家比較注重明暗法的運用,畫中景物的暗部統一籠罩在陰影中,明暗交界線呈柔和的過渡,造就了畫面集中而渾然的效果。L.達·芬奇的《岩間聖母》是這種風格的代表。同時期的尼德蘭畫家則清晰地刻畫畫中景物各個細部,景物之間是色彩的差別而非明暗的過渡,R.康平的三葉祭壇畫《受胎告知》就細緻地呈現室內外的所有景物。義大利的提香是第 1個特別注重油畫色彩表現力的畫家,他在暗底子上作畫,並常用明度接近、色相略異的明亮色彩構成富麗堂皇的金黃色調,透明顏料的多次復疊,忽厚忽薄的筆法,又使色彩與形體有機溶合,造就出質感效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