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魚島

哈魚島

哈魚島位於同江市東北38千米處,黑龍江中下游,該島島嶼面積14平方千米,平均海拔52米,地勢較為平坦、開闊;該島地貌單一,地層結構簡單;島上樹林叢生,多為次生林,綠草植被原始,自然生態環境良好,無任何污染。

基本信息

概述

同江中俄鐵路大橋確定哈魚島橋址方案同江中俄鐵路大橋確定哈魚島橋址方案 有望明年動工

1918年即有赫哲人在島上居住,以捕魚、狩獵為生。因該島地近哈魚屯,故歷來稱其為“哈魚島”。由14島組成,長約7.5公里,寬約4.9公里,總面積約25.9平方公里。島上柳、柞、榆樹等林木叢生,附近水域水產富庶,歷來為街津口民眾捕魚、狩獵生產之地。

哈魚島位於黑龍江省東北部同江市街津口西6公里黑龍江上,歸街津口赫哲族鄉管轄。原名“倪漢都通”(赫哲語)。1918年即有赫哲人在島上居住,以捕魚、狩獵為生。因該島地近哈魚屯,故歷來稱其為“哈魚島”。由14島組成,長約7.5公里,寬約4.9公里,總面積約25.9平方公里。島上柳、柞、榆樹等林木叢生,附近水域水產富庶,歷來為街津口民眾捕魚、狩獵生產之地。

哈魚島作為中俄國際經濟技術開發區,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哈魚島與俄羅斯隔黑龍江相望。

國際區域

從國際區域看:哈魚島具有優越的地緣環境和廣闊的發展前景,作為同江市新的中俄經濟技術開發區,將成為對俄貿易的橋頭堡和商品集散地及重要的加工區。哈魚島既聯結俄羅斯猶太自治州首府比羅比詹,又能輻射遠東地區及俄共青城、堪察加、薩哈林等地。該島處於交通要衝,地緣優勢不可比擬。哈魚島距離俄下列寧斯闊耶航程只有10分鐘左右,距離猶太州府比羅比詹135km,距俄遠東地區首府哈巴羅夫斯克240km,既連線比羅比詹,又能與哈巴羅夫斯克相呼應,它大大縮短了與俄猶太自治州比羅比詹和遠東哈巴羅夫斯克市的航程時間,開展貿易捷足先登。內可連線三江平原經濟腹地,拉動作用顯而易見。同時與周邊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相鄰,引進外資及吸引招商優勢顯而易見,該島成為地域三角洲和對俄貿易的聯結點、支撐點和商品集散地,以及重要的加工區。
從黑龍江省對外開放地理位置看:同江口岸與綏芬河、黑河口岸形成黑龍江經濟技術開發區金三角的合理布局,其中同江貿易額、貨運量均為全省第二位。黑龍江與俄遠東相鄰,綏芬河居東南部與俄濱海邊區相對,黑河居北部與俄阿穆爾州相對,同江居東北部處在黑龍江、松花江匯合處,與俄猶太州、哈巴羅夫斯克邊區相對。它們是俄遠東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擁有極為豐富的自然資源。其在遠東具有重要地位和發展潛力。從而對促進黑龍江省的“三帶”建設、加快全省對外開放的步伐具有重要意義。
從哈魚島的交通優勢上看:江海聯運優勢:哈魚島的特殊位置有利於江海聯運。西北面緊挨黑龍江主航道,靠岸水深3m以上。一方面黑龍江不受水量限制,無枯水期,適宜大噸位舶輪通航,沿黑龍江上行可到達名山、嘉蔭及黑河口岸及其對應的俄羅斯口岸等地,沿黑龍江下行經下列寧斯闊耶、哈巴羅夫斯克、尼古拉耶夫斯克(廟街)等進入韃靼海峽,可到達日本、韓國、朝鮮等國家及太平洋沿岸地區。從而黑龍江省東北部地區的貨物出口日本酒田,比繞經大連距離減少三分之一,運費節省四分之一,時間縮短二分之一,同時利用哈魚島的地理優勢,冬天可進行冰上運輸,夏季通航,流冰期有氣墊船相助,形成四季通關的良好條件。另一方面哈魚島西北部可建設3000t級泊位碼頭,有著江海聯運始發港建設的良好條件,可為開發區的加工企業提供一條黃金水道。

發展規劃

同江中俄跨江鐵路大橋將從這裡延伸至俄羅斯境內同江中俄跨江鐵路大橋將從這裡延伸至俄羅斯境內
在發展經貿的同時哈魚島還規劃了很多旅遊景點:
一、中心中央生態公園。是整個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綠心,也是開發區的中心。
該區域地勢較低,自然環境生態資源良好,河道縱橫,樹木叢生,並且生長著各種野生果木如野葡萄等,是一處天然的綠色氧吧。該區面積3.82km²。
在該公園中利用原有的較寬闊的河道,並且通過整理岸線,局部拓寬,規劃形成一處水面寬闊的湖面,取名“天心湖”。結合湖面及湖濱綠地,規劃了入口綠化廣場、遊船碼頭、濱水平台。人們可以蕩舟於碧水之中,盡情享受大自然的氣息,緩解城市生活帶來的各種壓力。
在該景區結合河道及野生果林,規劃布置了濱河遊覽道、林果採摘區、綠蔭聽風林、險境探幽等項目。遊人可以乘坐專門的遊覽電瓶車,沿河欣賞沿途美景;還可以蕩舟河中,在蜿蜒曲折、清澈的河水中去探索神秘島嶼的未知區域,激發人們好奇探險的激情;城市遊客可來到果林,採摘各種各樣、鮮美無比的野果;還可來到樹木叢生處,在這裡可設定風車,從而去靜靜的傾聽風聲、水聲、蟲鳴等大自然的聲音,呼吸大自然的氣息。同時可以依託這裡良好的自然環境,開展野外婚紗攝影等活動,別有一番風情。
以該區內劃定出一定範圍,結合原有自然植被,通過栽植本地綠色物種,有效進行植被恢復和生態恢復及保護。
二、金沙灘旅遊區
在哈魚島東側有一片金色沙灘,沙粒細膩,呈金黃色,是天然的江濱日光浴場和淺水游泳場,同時漫步江邊,還可發現晶瑩剔透的瑪瑙石,頗有情趣。在該區規劃布置了濱江石趣、天體浴場、濱江野釣和日光浴。同時在夏日可開展篝火晚會。
三、網灘遊樂區。哈魚島東面的哈魚灘是赫哲族傳統的位於街津口赫哲族鄉西面的哈漁灘就是赫哲人的傳統捕魚場所,他們一年四季在這裡進行捕魚作業,採用的傳統捕魚方法有:網捕、釣捕、叉捕和檔亮子。捕到的魚一般是三江流域,有“三花五羅”,黑龍江鯉魚、鱘鰉魚大馬哈魚,以前的赫哲人捕魚大多劃樺皮舟、獨木舟,使用柳樹皮、椴樹皮的纖維黏成繩子編制的網具,後來漁民使用木船、三頁板子,使用線繩網,現在漁民則使用鐵殼的機器船,使用先進膠絲線網具,來到哈漁灘可以登上漁船和漁民一道下江捕魚,體驗赫哲漁民撒網捕魚,愉悅江河的樂趣,每當起網使收穫的喜悅,使遊客感到十分興奮。

跨江鐵路

同江市中俄鐵路大橋建設指揮部獲悉,備受矚目的同江中俄跨黑龍江鐵路大橋項目各項輔助性工作進展順利,項目已批覆立項,大橋選址確定哈魚島橋址方案。項目初步預計2009年動工建設,工期為時兩年。

同江中俄跨江鐵路大橋項目位於黑龍江省同江市與俄羅斯下列寧斯科耶之間,南起我國同江地方鐵路同江北站,利用部分既有鐵路改造建設寬、準軌套線,向北經哈魚島跨黑龍江後進入俄羅斯境內,在列寧斯闊耶與比羅比詹—列寧斯闊耶鐵路支線相接後連通俄羅斯遠東鐵路。項目由主橋和雙方引橋、引線及口岸設施組成。項目預計投資13億元人民幣。

野釣好去處

哈魚島位於黑龍江下游同江市東北35公里處,面積14平方公里,平均海拔50米,哈魚在赫哲族語中為打魚人意識.該島與俄羅斯下列寧斯闊耶港隔江相望,島內樹木叢生,多為次生林綠草植被原始,自然生態環境良好,無任何污染.近幾年由於中俄貿易活躍,哈魚島已建成黑龍江東部地區重要的對俄貿易口岸,一年四季從該口岸進出鏡遊客8萬多人,年進出口貨物65萬噸.繁忙的口岸沒有影響該島的野釣自然風光,貫穿島內有兩條黑龍江自然河叉,頭道河和二道河,兩條河叉使島內泡詔星羅棋布,野釣場所隨處可找.較有名的釣場有:頭道河口,二道河口,十八拐,大穩水,小黑里,大黑里,乾巴河等.適宜的生存環境孕育了品種繁多的野生魚類,主要有黑龍江野鯉,松花江銀鯽,獒花,黑魚,草魚,鮎魚等,豐富的水系河魚類資源,為釣魚愛好者提供了理想的天然野釣場所。

哈魚島海關哈魚島海關

一、初夏釣”草芽水”

哈魚島最佳的釣魚季節為春秋倆季,每年四月下旬,黑龍江冰雪消融跑完冰排後,兩岸枯黃的草木經一冬的風霜洗禮,開始吐綠髮芽,島內野水清草綠,這個季節雖沒到雨季,但幾場雨過後,黑龍江都要漲幾次春水,上漲的江水進入通江的河叉,將剛長出三,五寸的小草淹沒,當地漁民稱為”草芽水”,這時也正是各種魚類的繁殖季節,魚類將水中的青草作為自己的產床繁衍後代,這個季節是一年中釣魚的最好時節,魚兒剛剛產完卵,體內急需增加營養,對食物不挑剔,見食就吃,見餌瘋搶,而這時的魚兒大部分也是在水草中遊動,尋找水草中的各種食物,此時用長桿短線,小號魚鉤鑲蚯蚓餌最佳,而且這時釣魚不用打窩,只要找準了有水草的釣位,一天釣上個十幾公斤不在話下,這驗證了”釣魚不釣草,等於瞎亂跑”的諺語。

二、盛夏夜釣”回水彎”

進入七,八月份後,天氣炎熱給釣魚人帶來了不便,同時由於天熱水中缺氧,小河叉和泡沼中的魚兒不願咬鉤,但此時到黑龍江正流夜釣是很好的去處.在黑龍江正流找一轉彎處,江水流經此處轉彎形成了一個較穩的回水彎,找一段沒有樹掛的地方作為手首選釣位安營紮寨,夜釣前準備好夜釣工具:魚餌,夜釣燈,螢光棒,帳篷等,魚餌可用野地挖出的大黑蚯蚓,但最佳魚餌莫過於江邊自然生長的江柳中的柳樹蟲,柳樹蟲長約一寸,體紅腹白,有一種特殊的腥臭氣味,它生長在江邊枯死的柳樹中,在黑龍江邊到處可以見到枯死的柳樹,用斧頭將枯樹劈開,一棵枯樹可得20-50個柳樹蟲,裝鉤時從柳樹蟲頭部入鉤穿至尾部.夜釣燈就地取材,江邊打魚人喜歡喝白酒,而且專門喝桶裝的烈性白酒,將空朔料酒桶的桶口朝下煎掉低部,用合適的木棒插入桶口中,上端釘上鐵釘以插蠟燭,末端削尖以便於插入江邊沙中,這樣一個很經濟的夜釣燈就做好了,準備好一包蠟燭,就可以夜釣了.在選好的釣位旁支上帳篷,帳篷中鋪上防潮墊,在帳篷前甩上5-7把海桿,每個海桿上夾一個綁有螢光棒的響鈴,鈴聲一響起桿中魚,一夜下來釣獲不少,有鯰魚,牛尾巴,虎皮嘎牙子,有時可釣到幾條江鯉,少則十幾公斤,多時二十幾公斤。

三、中秋遊釣”大黑里”

“大黑里”是島中打魚人所起的地名,因它處在哈魚島最里端,周圍是茂密的樹林,只有一條羊腸小道進入,樹林中間有一條自然河溝,寬約60米,長約1500米,每年汛期到來後,上漲的江水湧進來,將魚兒留在了這裡,由於這裡身處密林深處,打魚人很少光顧,沒有外界的干擾,成為魚兒的天堂.到這裡釣魚要起大早,騎機車去,沿著島中的田間小路,九曲十八彎的來到密林深處,在樹陰下找一空地架上魚桿,裝上蚯蚓或去頭去尾的河蝦,就可以垂釣了,河溝中魚類品種很多,有鯽魚,草魚,鯉魚和鰲花等.在這裡釣魚要準備好蚊帽和防蚊蟲叮咬的藥品,不然的話釣一天下來會被咬的鼻青臉腫.秋季在這裡釣魚不用打窩,立秋後天氣逐漸轉冷,魚兒也做好了越冬的準備,胃口大開,為越冬儲備養分,這時釣上來的魚又肥又大,而且很有手感,每次來釣都會滿載而歸的。

哈魚島是我國最小的少數民族--赫哲族世代以打魚為生的地方,它是一個民族的生息之地,同時也是我們釣魚人的世外桃源,無數個外地釣友和遊客來釣這裡,無不為這裡的自然風光所陶醉,而流連忘返.哈魚島釣魚人的天堂,你是祖國東北邊陲一顆耀眼的明珠,在改革的大潮中將更加閃閃發光。

旅遊景點

在發展經貿的同時哈魚島還規劃了很多旅遊景點:
一、中心中央生態公園
是整個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綠心,也是開發區的中心。哈魚島
該區域地勢較低,自然環境生態資源良好,河道縱橫,樹木叢生,並且生長著各種野生果木如野葡萄等,是一處天然的綠色氧吧。該區面積3.82平方千米。在該公園中利用原有的較寬闊的河道,並且通過整理岸線,局部拓寬,規劃形成一處水面寬闊的湖面,取名“天心湖”。結合湖面及湖濱綠地,規劃了入口綠化廣場、遊船碼頭、濱水平台。人們可以蕩舟於碧水之中,盡情享受大自然的氣息,緩解城市生活帶來的各種壓力。在該景區結合河道及野生果林,規劃布置了濱河遊覽道、林果採摘區、綠蔭聽風林、險境探幽等項目。遊人可以乘坐專門的遊覽電瓶車,沿河欣賞沿途美景;還可以蕩舟河中,在蜿蜒曲折、清澈的河水中去探索神秘島嶼的未知區域,激發人們好奇探險的激情;城市遊客可來到果林,採摘各種各樣、鮮美無比的野果;還可來到樹木叢生處,在這裡可設定風車,從而去靜靜的傾聽風聲、水聲、蟲鳴等大自然的聲音,呼吸大自然的氣息。同時可以依託這裡良好的自然環境,開展野外婚紗攝影等活動,別有一番風情。以該區內劃定出一定範圍,結合原有自然植被,通過栽植本地綠色物種,有效進行植被恢復和生態恢復及保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