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達公主莽古濟

哈達公主莽古濟

哈達公主的個人生活,由於蒙古敖漢部首領瑣諾木杜棱的前來歸附,也出現了轉機。 敖漢部隸屬漠南蒙古,而漠南蒙古中的科爾沁、扎魯特、阿巴亥、喀爾喀等部早已同努爾哈赤聯姻結盟,皇太極的皇后、莊妃均來自科爾沁部,淑妃則來自阿巴亥部。大貝勒代善、三貝勒莽古爾泰的福晉中也有來自扎魯特的女子,喀爾喀的恩格德爾則娶努爾哈赤所撫養的侄女為妻。敖漢因地處熱河一帶,距離女真的發祥地比較遠,兼之又與察哈爾部為鄰,一直從屬於察哈爾。

基本信息

努爾哈赤

對女真的統一以及在薩爾滸之戰後對遼東的擴張,都令明朝政府如芒刺在背。為了遏制努爾哈赤勢力的膨脹,明朝統治者決定利用察哈爾部牽制金,以每年資助白銀4萬兩為誘餌,這就使得察哈爾部的林丹汗捲入明、金的較量之中。天命四年(1619)十月,林丹汗在給努爾哈赤的信中提出領土要求,雙方關係急劇惡化。但由於彼此都不願貿然去打一場無把握的戰爭,儘管交惡卻並未開戰。

政治聯姻

背景

迨至皇太極即位後,察哈爾對蒙古各部的侵掠愈發嚴重,敖漢部首領瑣諾木杜棱“因察哈爾無道殘害兄弟,不養人民”,遂“攜部眾來歸”“滿洲天聰汗”。皇太極立即把開原一帶的牧地(也就是原來哈達部的土地)賜給了敖漢部眾。瑣諾木杜棱的歸附,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察哈爾的勢力,為皇太極討伐林丹汗提供了契機,出於優撫敖漢部首領瑣諾木杜棱的需要,皇太極決定把寡居的姐姐——哈達公主莽古濟改適瑣諾木杜棱,這同樣是出於政治需要的婚姻,就同當初把她嫁給哈達的名義首領吳爾古代一樣。

婚姻經歷

同床異夢的半路夫妻 人們常說“滿堂兒女,比不上半路夫妻”,但對哈達公主來說卻是例外。身為敖漢部長的額駙早就妻妾成群,額駙最信賴的大臣托古的妹妹已經“近水樓台先得月”。在一個大家庭中總要分嫡庶,公主雖然過門晚畢竟是一家之主,但實際上她控制不了這個家。瑣諾木杜棱一向對托古言聽計從,再加上有妹妹做幫手,哈達公主就是有三頭六臂也改變不了一比三的格局……

瑣諾木杜棱投奔皇太極也是被逼無奈,但凡能自保又焉肯寄人籬下?“敖漢”在蒙古語中是“權力”之意,身為一部之長的瑣諾木杜棱本來權力欲就很強,而現在卻要受金國汗的制約,稍越雷池就不免受到申飭。瑣諾木杜棱因帶著部眾去哈達、葉赫山上打了一次獵,就被議罪,差一點把賞賜的開原牧地也給收回去……都說姑爺在丈人家是嬌客,可瑣諾木杜棱在金國就得處處小心,在外面要提防天聰汗及其兄弟,回到家裡也不能大意,畢竟還有一個天聰汗的姐姐盯著自己。

自我感覺上的落差,決定了瑣諾木杜棱與哈達公主是同床異夢;而額駙的防範、托古兄妹的敵視以及額駙家上上下下對她封鎖一切等做法,都令哈達公主怒不可遏。就連哈達公主的女婿岳託、豪格以及同母弟德格類,也都感到二額駙家不對勁:托古就像是全家的總樞紐,上上下下都在他的掌握之中,哈達公主實際上被架空了。

結局

難以排解的煩躁使得公主情緒反常,周圍環境則令她疑神疑鬼,她懷疑托古在背後扇陰風,鼓動額駙謀害自己,甚至請求皇太極除掉托古。離不開托古的瑣諾木杜棱在聽到風聲後,就假借醉酒向皇太極散布危言聳聽的話語:皇上不應只依賴兄弟子侄,他們有謀害皇上之意……皇上在,眾蒙古尚可安居樂業,皇上不在,蒙古各部就難以為生……

公主的猜忌以及額駙的種種臆想、推測乃至為自保而杜撰的種種說辭,都為處心積慮要排除異己、實現獨尊的皇太極提供了骨肉相殘的藉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