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嘹組合

哈嘹組合

哈嘹組合成員:趙羽,莫掩策,李精義,陸偉。成立於1997年,主打搖滾。搖滾作品《啤酒、香菸、我的歌》、《終於》等。

基本信息

成員介紹

趙羽:隊長;節奏吉他手、主唱。97年開始組建樂隊,一直擔任吉他手、主唱。創作與演出經驗豐富,是哈嘹樂隊年紀最小的成員。
莫掩策:鍵盤手、主唱。壯族,98年開始學習鍵盤,成長於南路壯族民歌之地,有一定的民歌創作經驗。
李精義:主音吉他手。壯族,92學習吉他,曾組建了多支電聲樂隊,有豐富的電吉他演奏經驗
鍾明:貝斯手。91年學習打鼓,94改研貝斯,組建電聲樂隊後擔任貝斯手,擅長編曲,演奏技術精湛。
陸偉:鼓手。壯族,於1994年開始研習爵士鼓,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高度的責任感。曾在廣西各地演出,演出經驗豐富,演奏技巧過硬,精於電子鼓的套用。

樂隊介紹

哈嘹樂隊成立於2003年7月,初期成員為主唱趙羽、貝斯鍾明、鼓手阿偉。趙羽1997年開始參加組建多支搖滾樂隊,創作與演出經驗豐富。鍾明1991年學習打鼓,1994年改研貝斯,擅長編曲,演奏技藝精湛。阿偉1994年開始研習爵士鼓,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高度的責任感,曾在廣西各地演出,演出經驗豐富,演奏技巧過硬,精於電子鼓的套用。2003年底,吉他手李精

哈嘹樂隊哈嘹樂隊

義加入,為樂隊起名為“斑馬線樂隊”。李精義1992學習吉他,曾組建了多支電聲樂隊,有豐富的電吉他演奏經驗。經過一段時間的排練磨合,樂隊有了早期的流行搖滾作品《啤酒、香菸、我的歌》、《終於》等。2005年秋天,畢業於廣西藝術學院的鍵盤手莫掩策加入,多才多藝的莫掩策成長於南路壯族民歌發源地,作詞、編曲、唱山歌樣樣在行,他的加入給樂隊的創作帶來全新的動力。此時樂隊陣容終於定型,並轉為另類鄉土搖滾風格,正式定名哈嘹樂隊。哈嘹壯語原意為“趕歌圩”或“我們一起去遊玩”的意思,表示壯族人的熱情友好。他們創作了以民族音樂元素為主的《月亮》、《故鄉》、《古謠在傳唱》等壯語新歌,迅速成為廣西壯語新歌潮流的中堅力量。 哈嘹樂隊自稱“多民族組合”,成員中阿偉、李精義、莫掩策為壯族,趙羽為滿族,鍾明為漢族。從2005年至今,哈嘹樂隊活躍在南寧、平果、靖西等地的表演舞台,深受歌迷喜愛。更為難得的是,除了阿偉,樂隊的其他成員都是生產第一線的熟練工人,完全是靠擠出業餘時間來排練、創作、演出,使歌迷佩服不已。

釋義

“哈嘹”是“趕歌圩”的壯語譯音轉寫,也是平果嘹歌的一個重要曲調;哈嘹樂隊意即趕歌圩樂隊。歌圩文化是壯族民歌的核心,歌圩文化最具壯族民歌的內涵和特點。哈嘹組合成立於03年7月,於05年秋天才正式定型。其中包含漢、瑤、壯、滿等民族的成員。他們集流行與原生態為一體,是一個非常多元化的樂隊組合。《月亮》就是源自於廣西平果的嘹歌,後融入新的音樂形式所成的壯語新歌。

哈嘹組合哈嘹組合

評價

2007年3月,中國曲協曲藝家小分隊在平果慰問演出,哈嘹樂隊與笑星姜昆、馮鞏、奇志等人同台演出;4月,哈嘹樂隊擔任巴西電視台在廣西拍攝的電視片《我的族人》座談會表演嘉賓;5月,哈嘹樂隊代表中鋁廣西企業參加“廣西第五屆職工藝術節”……在這些重大文化活動中的精彩表現,使哈嘹樂隊成為我區廣大歌迷眼中的焦點。哈嘹樂隊在網上開設的音樂部落格,也吸引了眾多網友駐步留言。著名音樂家古笛認為:“搖滾樂不是西方的專利,廣西的民歌就有搖滾的節奏。哈嘹樂隊抒發出民族的古今豪情,挺有民族特色和韻味。用民族語言和音樂來演唱,更貼近人民,人們容易聽懂,就會喜聞樂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