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縣猿人

和縣猿人

和縣猿人是指在中國南方發現的直立人化石之一,發現於安徽省和縣陶店汪家山龍潭洞。包括一個近乎完整的頭蓋骨、兩塊頭骨碎片,一塊破碎的下頜骨和9枚零星的牙齒。和縣猿人的系統位置似可視為與北京猿人的晚期代表相當。

基本信息

概況

和縣猿人和縣猿人

龍潭洞“和縣猿人”遺址,位於安徽省和縣西北約45公里善厚鎮汪家山北坡,海拔23米,洞穴古老,泉溪清澈,大旱不乾涸,故名“龍潭洞”。1973年,因修水利炸山開渠,大量化石露出地表,民眾稱其為“龍骨”。後經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安徽文物工作隊和縣文化局聯合組成考古發掘隊對之進行科學發掘,經專家鑑定,龍潭洞古人類頭蓋骨化石為目前我國唯一保存完好的猿人頭蓋骨化石。據推斷,此系一二十歲左右男性青年,屬新生代第四紀中更新世地質時代,距今三、四十萬年,被命名為“和縣猿人”。這是在中國南方發現的直立人化石之一,包括一個近乎完整的頭蓋骨、兩塊頭骨碎片,一塊破碎的下頜骨和9枚零星的牙齒。

特徵

和縣猿人頭骨屬於男性青年個體,它具有許多與北京猿人相似的特徵。例如顱穹窿低,顱最大寬位於兩側外耳門附近,額骨扁平和明顯向後傾斜,具有矢狀脊,眉脊和枕脊均發達,顱骨很厚,枕骨枕平面與項平面交界呈明顯角狀轉折。顱骨的多項測量也和北京猿人近似。腦量約為1025毫升。此外,和縣猿人頭骨又顯示出若干較為進步的特徵,例如眶後縮窄不如北京猿人那樣明顯;顳鱗高,且其頂緣呈弓形隆起,類似於北京猿人第Ⅴ號頭骨。根據以上初步描述,吳汝康等(1982)建議和縣猿人的系統位置似可視為與北京猿人的晚期代表相當。

考古價值

“和縣猿人”及其動物群的重大發現,對於研究人類起源和發展,南北方猿人的特性與差異,長江沿地的發育史,以及古地理、古氣候等方面,提供了極其珍貴和重要的依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