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第十四中學

呼和浩特市第十四中學

呼和浩特市第十四中學始建於1965年,位於呼和浩特市區東西主幹道新華東街中段,坐北朝南,占地面積近50000平方米。是一所有五十多年辦學經驗的省級重點中學。呼和浩特市第十四中學與呼和浩特師大附中,土中,十八中,鐵一中,二中,六中等並列為八大自治區示範高中。 該校教師共有 247人,特級教師2位,高級教師57位,中級教師93位,碩士14位。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呼和浩特第十四中學是由前國家副主席烏蘭夫同志親手創建的一所華北民族幹部子弟學校,後更名為呼和浩特市第十四中學。

師資力量

學校現有教職工247人,其中特級教師2人,高級教師57人,中級教師93人。在校學生2400餘人,高中48個教學班。

辦學條件

呼和浩特市第十四中學 呼和浩特市第十四中學

校園中心部位有可容納58個教學班的10800平方米的教學大樓,2440平方米的辦公樓,1680平方米的實驗樓,5200平方米的綜合大樓。還有3000平米的塑膠跑道。校園東側是學校的塑膠操場。標準的400米環形跑道,並排8條100米直跑道。操場內設大小足球場3個。學校投資500多萬元先後建成了雙向閉路電視系統和校園網系統,擴建了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現有高標準實驗室10個,電腦教室3個,電腦備課室2個,多媒體教室5個,閱覽室3個,各處室、各年級組辦公室均安裝了電話和電腦,微機總數己達235台。各種音像資料、教學軟體應有盡有,從種類到數量均已達到全市、全自治區的一流水平。

榮譽

全國目標教學先進學校,內蒙古自治區軍事訓練先進單位;全國傳統體育項目學校;全國德育課題研究先進學校;內蒙古自治區普通高中示範校;內蒙古自治區文明單位;市級先進家長學校。

高考成績

2017年高考:一本上線人數315人,二本上線人數687人。

實踐經驗

辦學理念

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以教學為中心,以素質教育為導向,用科學的發展觀統領學校全面工作,整合構建和諧的長效機制,促進學校持續發展。

指導思想

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興校、質量強校。

校訓

自強、真誠、勤奮、創新。

校風

艱苦奮鬥、自強不息、團結合作、開拓創新。

招生計畫

2014—2015學年度市區中學招生計畫正式下達,市區中學總計畫招收國中生443個班、24005人,高中生228個班、10375人。國中招生計畫較去年增加了33個班、1575人,高中招生計畫較去年增加了8個班、340人。市教育局要求,各招生學校要嚴格按計畫招生,嚴禁擅自擴招。據了解,市區8所自治區示範性普通高中招生計畫分別為:市二中招國中生4個班、220人,高中生16個班、720人,4個擴招班、180人;師大附中招國中生1個班、55人,高中生14個班、650人,高中含宏志班1個(50人),城市蒙授班1個、牧區蒙授班4個(每班40人),漢授班8個(共400人,含分招240人);市一中招高中生16個班、720人;市十四中招高中生12個班、540人,高中含分招324人;土中招高中生10個班、450人,2個擴招班、90人,其中漢授自治民族班6個(含分招162人),其他民族優秀學生班2個,中考加試蒙古語文考生2個班,二次網報錄取擴招班2個(不收擇校費);鐵一中招高中生8個班、360人,含分招162人,含體育、藝術特長班各1個;市六中招國中生4個班、220人,高中生8個班、360人;市十八中招國中生8個班、440人,高中生12個班、540人,高中含2個藝術班。其中,市一中、市二中高中招生計畫含分招名額432人。

示範高中列表

烏蘭浩特市第一中學 內師大附中 包頭市第一中學 杭錦後旗奮鬥中學 包鋼第一中學
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學 呼和浩特第一中學 海拉爾第二中學 包頭市第九中學 包頭市三十三中
北方重工第三中學 集寧第一中學 赤峰市第二中學 牙克石林業一中 錫林郭勒盟二中
通遼第五中學 奈曼旗第一中學 烏海市第一中學 包頭市第六中學 通遼市第一中學
巴彥淖爾市中學 一機集團第一中學 阿榮旗那吉屯一中 突泉縣第一中學 呼和浩特市十四中
土默特中學 呼鐵一中 包頭鐵路一中 包頭市第九中學 通遼實驗中學
赤峰市林東一中 包頭市蒙古族中學 巴彥淖爾臨河一中 扎蘭屯市第一中學 呼和浩特市十八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