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參同契彙刊

屬於古籍,是我國東漢時期的一種傳播道教思想的書籍。

介紹

《周易參同契》簡稱《參同契》,東漢魏伯陽撰,伯陽東漢會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人,道教早期經典,被視為“丹經之祖”。全書托易象而論煉丹,參同「大易」、「黃老」、「爐火」三家之理而會歸於一,以乾坤為鼎器,以陰陽為堤防,以水火為化機,以五行為輔助,以玄精為丹基等等,從而闡明煉丹的原理和方法,為道教最早的系統論述煉丹的經籍。歷來注家很多,周易參同契彙刊收有歷代參同契注解共14種,對研究周易和魏伯陽思想有比較重要的學術思想指導,對研究道教及養生,社會學起到引導作用.

內容

一、《周易參同契》三卷,《道藏》
二、《周易參同契注二卷,《道藏》本;
三、《周易參同契通真義》三卷,四庫全書本,五代彭曉撰;
四、《周易參同契考異》一卷,四庫全書本宋朱熹撰;
五、《周易參同契》三卷,《道藏》本,宋儲泳注;
六、《周易參同契解》三卷,四庫全書本,宋陳顯微解;
七、《周易參同契發揮》三卷,《釋疑》一卷,四庫全書本,元俞琰撰;
八、《周易參同契分章注》,四庫全書本,元陳致虛注;
九、《周易參同契注》三卷,《道藏》本,無名氏注;
十、《參同契疏略》一卷,《百陵學山》本,明王文祿撰;
十一、《古文參同契集解》八卷,四庫全書本,明蔣一彪輯;
十二、《參同契闡微》七卷,《重刊道藏輯要》本,清朱元育撰;
十三、《古文周易參同契注》八卷,《惜陰軒叢書》本,清袁仁林注 附《五相類》一種,另附《<周易參同契>書目》一篇。
如果有了此書,上海古籍版的《參同契古注集成》和天津古籍版的《周易參同契 周易參同契發揮 周易參同契分章注》則成無用之物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