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德佑

周德佑

周德佑(1920-1938),革命烈士。抗日戰爭爆發後,參加了黨領導的“第七演劇隊”,到農村發動民眾,進行抗日宣傳演出,由於疲勞過度,積勞成疾,在一次演出中突然休克病倒,不幸逝世。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周德佑(1920-1938),革命烈士。抗日戰爭爆發後,參加了黨領導的“第七演劇隊”,到農村發動民眾,進行抗日宣傳演出,由於疲勞過度,積勞成疾,在一次演出中突然休克病倒,不幸逝世。

生平經歷

1920年12月24日出生於武漢的一個工商業世家,父親周蒼柏為著名愛國民族資本家。在父母的悉心培養下,周德佑自幼受到很好的家庭薰陶和學校教育,酷愛圖畫、文學、戲劇、音樂,會拉小提琴,他與姐姐周小燕(著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及聲樂教育家)一起自編自導的戲劇頗受歡迎。小小年紀的德佑就在武漢三鎮名聲鵲起。

1934年,周德佑離開就讀的武昌文華中學,到上海滬江中學學習。在上海,他大量閱讀魯迅的作品,決心以其精神為楷模,為民族的覺醒吶喊。1936年夏,他回到武漢,參加了由中共地下黨員光未然(張光年)組織的“大光讀書會”,開展抗日救國宣傳,並加入中國共產黨。

“七七”事變後,周德佑在漢組織、創辦了《天明》抗戰期刊。1937年8月與光未然一起重建“拓荒劇團”,後改編為“全國戲劇界抗戰協會流動演劇第七隊”。作為演劇第七隊的實際負責人,年僅18歲的周德佑表現出出眾的領導才能。1937年年底,上海、南京相繼失守,武漢成為全國的抗戰中心,民族解放的火炬燃沸了周德佑的熱血。他留下一封給父母的告別信,隨抗戰演劇隊進發晉陝地區。

1938年3月20日,周德佑因病去世。22日,在漢口黎黃陂路周蒼柏的住所里,在漢的國共兩黨和各界知名人士紛紛前來向這位民族志士的遺體作最後的告別。追悼會由漢口抗敵後援會、青年服務團、青年救國團、陝甘寧邊區婦女救國聯合會駐漢代表等聯合發起。參加追悼會的有周恩來、董必武、鄧穎超、葉劍英等中共領導人,也有國民黨要人陳誠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