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鎬

周建鎬

周建鎬(1874~1914),字次豐,號瑞麟。山東沂水北關街人,同盟會員。

基本信息

生平事跡

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留學日本弘文學院。在日本,他接受了孫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參加了中國同盟會。1 907年畢業回國,在家鄉宣傳革命主張,積極從事革命活動。他自籌經費,辦起了沂水第一公學,作為同盟會員活動的基地,暗中發展會員,擴大革命力量。同盟會的革命活動,被沂水封建勢力共和黨察覺,於同年冬指使一夥地痞,將第一公學搗毀。1908年1月他聯絡會員,籌集經費,又創辦了沂水第二公學。在師生中大力宣傳“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的政治綱領,全校教員及年齡大的學生,大都參加了同盟會,周建鎬被推選為沂水同盟會會長。1909年,在濟南活動的同盟會員劉溥霖等,準備舉行武裝起義,經費艱窘。其時沂水縣衙向省解款,周建鎬偵得訊息,馳告劉溥霖。劉立即組織力量,中途截獲,充作了革命經費。1911年辛亥革命後,袁世凱竊奪國柄,對此,周建鎬其革命活動由反清轉向倒袁。1913年2月21日,周建鎬帶領第二公學師生砸毀碧霞元君神象,粉刷牆壁,改作師生宿舍,這是沂水縣破除迷信的首次活動。同年冬,袁世凱下令逮捕革命黨人。1914年2月1日,沂水縣同盟會領導成員周建鎬、鄭瑞麟、高筱山、楊寶林4人被捕,遞解濟南入獄。周等4人在獄中均堅貞不屈。

去逝

1914年7月24日,周建鎬病死獄中。為紀念革命先烈,經省國民政府批准,於1930年春,在沂水縣原第二公學舊址建立新校,命名“瑞麟國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