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海洲

呂海洲

呂海洲,著名製片人,參與了200餘部影視劇的拍攝,當過不少片子的外聯主任、導演、製片主任。

基本信息

新昌影視業的方興未艾,不僅提高了新昌的知名度,更有許多土生土長的影視人才脫穎而出。呂海洲,從一個農民成功闖入影視業,實現了人生的一大轉折。
新昌十九峰下正在拍攝影視片。
高聳秀麗的新昌名景十九峰下,王語嫣在千丈幽谷水磨坊中身著村姑衣妝,似清水出芙蓉;清澈見底的韓妃江上,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盪悠竹排,詩歌相和,攜手同游紅崖翠谷;大佛寺內刀光劍影,令狐沖、任盈盈以及眾多“五嶽劍派”和少林武當高手戰得正酣……在千年古剎大佛寺內,“勢拔五嶽”的天姥山下,“東南眉目”的沃洲湖畔,“峰巒十九摩天光”的穿岩峰上,處處可見影視拍攝的熱鬧場景。
影視與新昌風景名勝的珠聯璧合,不僅提高了新昌的知名度,促進旅遊業的發展,而且開闢了新的就業門路,吸引了成千上萬的新昌人參與影視拍攝工作,一批土生土長的影視人才脫穎而出。呂海洲,從一個農民成長為影視行業的製片人,實現了人生的一大突破。

(一)

秋冬時節,在新昌境內拍攝的影視劇有4部:大型電視連續劇《梁山伯與祝英台》,農村題材的數字電影《惟有承諾留我心》,電視劇《楚留香傳奇》和《大明天下》。這4部片子,呂海洲在其中3部影視中擔綱製片人及製片主任。
初冬的一個中午,一早從東陽橫店趕回新昌的呂海洲直奔“百丈飛瀑”,給電視劇《梁山伯與祝英台》中的祝英台找一個天然“浴池”。“這些天,恨不得有‘分身術’,在橫店拍攝的《楚留香傳奇》電視中,是製片之一,在新昌拍攝的《梁祝》中是外聯主任,所以不得不兩邊跑。”呂海洲在找景的間隙笑著對筆者說。
說起呂海洲,許多新昌人都會夸上一句:“了不起,一個農民變成了製片人。”呂海洲是新昌城關鎮的一位普通農民,今年38歲,從沒有上過影視學校,他涉足影視到成為製片人也僅3年時間。

(二)

“我踏進影視圈子,純屬偶然。”呂海洲說。自從2000年張紀中率《笑傲江湖》劇組來新昌後,影視劇組就紛至沓來,每年有20餘部影視劇來新昌拍攝。呂海洲的母親徐喜娟是位熱心人,經常幫劇組牽線搭橋,組織一些民眾演員。呂海洲節假日也隨母親去影視拍攝場地看熱鬧,有時也幫母親跑跑腿,物色一些民眾演員。
2003年,中央電視台《大唐雙龍》在新昌拍攝,這居然成為呂海洲涉足影視的一個起點。劇中的一場戲在離城較遠的黃壇村拍攝,有30名民眾演員參加。當時劇組說好下午5時就可以結束,但到了晚上7時多還不見車子來接。這批民眾演員沒有吃飯,又餓又累鬧起情緒。呂海洲母親一時也沒有什麼辦法,只得向兒子“求助”。呂海洲趕到後,通過多方協調,很快化解了矛盾。該劇組的負責人感激之餘開玩笑似地說,明天是不是讓老太太的兒子“上崗”?由此,呂海洲接過了母親的活。
物色民眾演員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2004年,在新昌大佛寺拍攝《南少林三十六行》,劇組讓呂海洲去物色150名“和尚”。民眾演員哪肯剃光頭啊!呂海洲到新昌一武術學校求助,遭到了拒絕。呂海洲又馬不停蹄跑到嵊州市,找到武術學校的校長裘紅波,得到了裘校長的支持,袁和平導演對呂海洲的能力讚不絕口。
找幾十名、甚至上百名民眾演員難不倒呂海洲。而2004年在新昌拍攝的《廚子當官》的製片主任譚幸找到呂海洲,要求在3天內提供1000名民眾演員,這讓呂海洲捏了把汗。呂海洲接到任務後,跑學校、串工廠、走社區,在3天中如數完成了任務。譚幸豎起大拇指連說,了不起,了不起!

(三)

“拍夜戲,發電車要開得到;拍雨戲,消防車要開得進;拍武戲,吊車要開得進……”呂海洲現在說起拍影視、選場景已頭頭是道。而當初,呂海洲畢竟不是專業的,也曾經出過“洋相”,出過差錯。有個電視劇中需要一片樹林,呂海洲物色到新昌縣西山村,而導演一看說,不行!呂海洲聽了解釋後才明白,原來樹林邊有農房、電線桿,這些都要被拍進境頭,古時哪有這樣的房子和電線桿啊。在拍制《永樂英雄兒女》時,呂海洲找了一位替身演員演“水戲”,誰知這位替身水性不好,一下水就在2米左右深的水塘里掙扎,呂海洲立即跳下去,和其他幾位把替身拉了上來。這事讓呂海洲明白,以後像這些替身演員一定要找專業的。
從張紀中的《笑傲江湖》、《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天龍八部》到劉二東的《臥虎藏龍》,上百部的影視劇中,呂海洲幫劇組選場景、挑演員、找特殊道具,解決劇組與當地農村的矛盾,無事不做,他的敬業精神和出色的工作表現贏得了影視界的製作人、導演、演員的好評,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有許多人還與他成了好朋友,為他日後步入影壇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四)

2004年,央視《楚漢驕雄》的製片人黃金梅邀請呂海洲當副導演,這是呂海洲做夢也沒想到過的。其實,黃金梅早就看中了他,2003年,擔任《永樂英雄兒女》製片主任的黃金梅與呂海洲有過密切的合作,對他的組織、協調能力大為讚賞。2005年6月,中央電視台與廣東影視傳媒影視公司合拍的40集電視連續劇《大旗英雄傳》,在拍攝中途邀請農民呂海洲擔任該劇的製片主任,這在影視界中是罕見的。
短短的3年中,呂海洲參與了200餘部影視劇的拍攝,當過不少片子的外聯主任、導演、製片主任。但呂海洲並不滿足於這一些,今年,他決定要嘗試當製片人。製片人就是一部影視作品的“總經理”,選劇本、籌資金、聘劇組人員、定演員、找場地等都由製片人來落實,同時還要一定的組織領導能力。
“做製片人,就像創辦企業生產產品一樣,做好影視產品的要素很多,而關鍵是選好劇本,它是靈魂。”呂海洲這樣認為。坐在車上,呂海洲滿懷信心地與筆者侃起了劇本選擇:我是地道的農民,對農村有著解不開的情結,所以選定了《惟有承諾留我心》,這故事主要講述一對兩小無猜的農村孩子,長大後在農村創業及一段感情波折,故事雖然不長,只有上下兩集,但內容深刻,在建設新農村的前景下很有意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