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鵬武

吳鵬武(1906一1930),中國金社鄉十字路莊籍革命英烈人物,畢業於安慶師範學校,曾當選為中共皖中特委委員。

人物簡介

吳鵬武(1906一1930),今金社鄉十字路莊人。鵬武出生佃農家庭,由於地主重租高利的盤剝,其母攜兒帶女乞討度命。少年的鵬武長年臉黃肌瘦,披巾掛片,赤腳裸腿,忍受著饑寒的無情折磨。鵬武自幼聰明伶俐,受父母的篤愛。其父不忍心讓孩子再走終年勤勞難得一飽的道路,決心借債供其讀書,求得一條出路。鵬武年齡雖小,但知道以自己的家境而能上學讀書,是一件異乎尋常的事,遂暗下決心,不負父母的期望。書籍不全,就借書來讀;紙墨不周,就用水在石板上寫劃;夜間無燈火,就用松脂照明,或借月光看書寫字……6年的私塾學習,不僅字寫得很工整,文章也寫得很好,成為塾中出類拔萃的學生,博得塾師和同窗的交口稱讚。

人生經歷

 民國13年(1924年),鵬武得到同族公堂的資助,進入浮山公學。在浮山公學期間,更加勤奮學習,學業優秀。民國16年,以成績優異,被推薦到安慶師範學校深造。在安慶師範學校,鵬武結識一些共產黨人,有機會聽到關於共產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的宣傳,讀到馬列的書和《新青年》等革命刊物,思想受到薰陶。於是,他渴望加入革命的行列。當年夏,就毅然加入共產黨領導的“互濟會”,做一些有益於革命的工作。同年秋,國民黨省政府通緝吳克正。在緊急關頭,鵬武挺身走險,護送吳克正偷越敵人的封鎖線,安全轉移。民國17年春,鵬武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同年秋,畢業考試中成為安慶師範學校的模範生,留校當英文教員。從此以教員的合法身份,從事黨的秘密工作。
第一次大革命失敗以後,許多共產黨人和工農大眾慘遭殺戮時,鵬武目睹,更加堅定革命意志。他利用講壇以教員的特有語言誘導學生,常說:“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要把自己的命運和時代的、國家的、人民的命運結合在一起,才能活得有意義!”引導青年人跟著共產黨同國民黨反動派及一切反動勢力作鬥爭。時時身體力行,親率學生參加安慶工人的罷工遊行,同安徽省府反動勢力進行面對面的鬥爭,直至勝利。民國17年,鵬武被任命為懷寧中心縣委秘書、“互濟會”委員。民國18年,他當選為中共皖中特委委員。
民國19年,由於叛徒的出賣,鵬武在安慶被捕。敵人想從他嘴裡得到共產黨的內部情報,利用叛徒周振超誘騙鵬武投降。周對鵬武說:“你這次被捕,凶多吉少。我是你的同鄉,我不能不真話實說。你家很窮我知道,你寫一個悔過書,就給你500塊大洋,還能當個一官半職,何必教小書,自討苦吃!”鵬武身陷囹圄,志在革命,理直氣壯地說:“我教書謀生,光明磊落,沒有犯罪,有什麼悔過書可寫呢?我家雖窮,過著清白生活,不要無義之錢!叛徒自首當特務,給家鄉人丟臉的,才應該寫悔過認罪書呢!否則,歷史是無情的……”叛徒周振超氣急敗壞地吼道“你、你、你執迷不悟,要吃大虧的。”鵬武站起身來,氣壯山河地喝斥:“為真理而鬥爭,什麼大虧都吃得了!”叛徒周振超面紅耳赤地溜走。
在獄中,鵬武常感慨地同難友說:“人生只不過是短暫的一瞬。每個人都能使自己短暫的一生,成為光輝爛燦的一瞬,那才是難能可貴的啊!”“共產黨為國家,為民族,為人民英勇奮鬥,合乎天理,順乎人情,我想紅旗一定會插遍全國!”這些豪言壯語,鼓舞了同監難友的鬥志。是年 10月21日,鵬武被帶上法庭,他大義凜然,駁得敵人面面相覷,瞠目結舌。法官又逼鵬武交待皖中特委的情況,回答仍是一無所知。敵人一無所獲,便施酷刑,直至鵬武昏厥過去……敵人不甘心自己失敗,27日繼續提審,仍一無所獲。殘暴的敵人用剪刀刺穿鵬武頸下的左右鎖骨,用鐵絲將他的雙手拴在鎖骨上。同監的同志看到鵬武受如此酷刑,無不痛心疾首。鵬武刑前,曾咬破手指用鮮血寫道:“父母兄弟,不要為我悲痛,自有人為我報仇!”然後昂首挺胸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歲!”“紅軍萬歲!”從容就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