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起米酒

吳起米酒

米酒作為世界三大古酒之一,唯我國有之,且品目眾多,吳起米酒作為眾多酒目中獨特的一幟,其歷史悠久,起源於春秋戰國以前,在《吳子兵法》中有“戰事間,將士禁酒”之規定,這說明那時已有酒,到唐、宋、元、明、清,隨著生產的不斷發展,穀物的豐富、釀酒工藝日趨完善,除了有許多大酒坊外,也有許許多多的小酒坊,特別到了明朝洪武年間,允許家庭私人釀酒,使釀酒工藝在民間普遍推廣和套用,一直延續到清、民國,在清、民國期間酒業持續發展,工藝更加普及於民間(清代飲食名著《調鼎集》中有記載)一直流傳於今,使釀酒工藝成為民間一項普遍的技藝。

基本內容

吳起米酒是用吳起泉水(中性水)和吳起特產的黃橘米(軟米)以及上等優質小麥製成的曲為主要原料,再加上特有的釀造工藝,就能釀造出吳起獨有特色的米酒,其主要工藝要求如下:
1、泡米,將清泉甜水燒開(水要求中性水)倒入盆中,將適量的優質黃軟米倒入盆內,用攪棒慢慢的攪動,直至水溫不燙手為止;
2、蒸煮,讓軟米在水中泡12小時以後,即可倒入蒸蘢(或用水煮),把泡好的米蒸成米飯;
3、涼飯,把蒸好的米飯倒入盆中涼溫;
4、拌曲,把準備好的曲打碎與米飯以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的比例倒入米飯中拌均;
5、落缸,將拌好的米飯倒入有潺眼並塔好篩子的缸中密封;
6、發酵,把酒缸放在熱坑上發醇一個月;
7、後發酵,打開密封,將適量的草藥水(一般為書背背草、甘草等)倒入缸內浸泡2天;
8、另酒,打開漏眼,插上漏管(通了)將米酒放出後倒入盛酒罈密封存放;
9、喝酒前用酒壺把酒蒸開即可品嘗。

基本特徵

吳起米酒在其產生、發展、完善的漫長歷史中,形成了自己獨有的特徵,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色澤純厚:吳起米酒色澤淡黃、黃中透紅,色澤均勻,無沉澱,隨著貯藏時間的延長米酒的顏色逐漸變濃,彩自然無任何人造色素,是天然的數種穀物色匯集而成,是天然飲品。
2、美味可口:吳起米酒開壇後,酒味濃濃,香氣四溢,入口後有一股淡淡的酸味,酸中透著香、無苦無澀、氣味醇正、味美可口。
3、營養豐富,功能眾多,吳起米酒含有極其豐富的營養成份,對人體益處多多,即是營養品,又是保健品;即是調味品,又是藥品,是其它酒所不能取代的極品佳釀。

相關器具

吳起米酒工藝吳起米酒工藝

1、有漏眼的酒缸;
2、攪棒;
3、阻眼;
4、通子(漏管);
5、盆子;
6、篩子;
7、酒罈;
8、密封器具等。

歷史淵源

米酒作為世界三大古酒之一,唯我國有之,且品目眾多,吳起米酒作為眾多酒目中獨特的一幟,其歷史悠久,起源於春秋戰國以前,在《吳子兵法》中有“戰事間,將士禁酒”之規定,這說明那時已有酒,到唐、宋、元、明、清,隨著生產的不斷發展,穀物的豐富、釀酒工藝日趨完善,除了有許多大酒坊外,也有許許多多的小酒坊,特別到了明朝洪武年間,允許家庭私人釀酒,使釀酒工藝在民間普遍推廣和套用,一直延續到清、民國,在清、民國期間酒業持續發展,工藝更加普及於民間(清代飲食名著《調鼎集》中有記載)一直流傳於今,使釀酒工藝成為民間一項普遍的技藝。

傳承譜系

米酒釀造工藝在我縣廣泛流傳,但自解放後,釀酒的人卻較少,只有我縣廟溝鄉走馬城村宋柳溝白氏家族釀酒的爐火未息,傳承不衰,其先祖(清末)白月旺傳於其子白生富及媳婦劉氏(1882年生)白生富又生三子、白秀山白秀高白秀祥並將米酒工藝傳於子媳、白氏三兄又生九子、即白文忠白文榮等9兄弟(現4人健在),九兄弟也將釀酒足飯飽工藝傳於各自的子媳、即現在的釀酒人白耀春白耀東等人,其傳承體系為:
白秀山→白文忠 白耀春
白月旺→白生富→白秀高→白秀山等9人→白耀榮等23人
白秀祥

主要價值

吳起米酒與其它酒相比有其獨特的價值,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

保健價值

吳起米酒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功能性低聚糖,無機鹽、微量元素、維生素、胺基酸及多種生理活性成份等,適量飲用可以活血通脈,健胃潤膚等功能,是極好的保健佳品。

藥用價值

吳起米酒是很好的藥用必須品,它即是藥引子,又是丸散膏藥的重要輔助材料,《本草綱目》雲“諸酒醇不同,唯米酒入藥用,”米酒即黃酒它具有通曲脈,厚腸胃、潤皮膚、養脾氣、扶肝、除風下氣等治療作用。

調味價值

吳起米酒有祛腥、去膻、增香、添味的功能,是上等的煮飲調料,是家庭餐館常備的佐料。

營養價值

吳起米酒營養豐富,易被消化和吸收且酒精度較低,適量飲用,可口味美,屬上等營養品。

區域及其地理環境

吳起,相傳為戰國時期魏國大將吳起(約前400年)在此屯兵駐守而得名。1942年7月設定吳旗縣,系陝西省西北部,也是延安市西北部的一個山區縣城。其東南鄰志丹縣,東北與靖邊縣相望,西南接甘肅省華池縣,西北連定邊縣。地跨北緯 36°33′東徑107°38′,全縣轄12個鄉鎮(4鎮8鄉)160個行政村,13萬人口。南北長93.4公里,東西寬79.89公里,總面積3786.2平方公里。
吳起縣屬黃土丘陵溝壑區,海拔在1233米至1809米之間。具有明顯的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的特徵,冬季寒冷乾燥,春季乾旱多風,夏季旱澇相間,秋季溫涼濕潤,年均氣溫7.8℃,極端最高氣溫37.1℃,極端最低氣溫-25.1℃,年均降雨量483.4毫米,年日照2400小時,無霜期155天。
吳起以白于山與水嶺為界,在北部於內蒙古烏素沙漠邊緣,屬無定河流域,地形向北傾斜,澗地平展、谷寬、梁緩,間有少數殘丘低峁,占15%;白于山以南屬北洛河流域,北高南低,地勢向洛河川道傾斜,梁面狹長起伏,溝壑深窄陡峻,占85%,道路多沿溝順梁修築,洛河川道較寬,人口密集。縣境內有九川二河三拐溝(即頭道川、二道川、三道川、白豹川、腳扎川、楊青川、亂石頭川、寧塞川、顆顆川、無定河、石拐子溝、八里莊溝、麻子溝)。
吳起米酒釀造工藝是我縣民間極為普遍的技藝,釀酒藝人遍及我縣12個鄉鎮,但主要以長官廟、吳起鎮、白豹、廟溝、新寨、鐵邊城甚有特色,可謂是酒中佳品,獨樹一幟。

瀕危狀況

近年來,隨著工業化、現代化的進程和市場經濟的衝擊,使純手工作業的吳起米酒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使其一步步走向困境。
1、由於品目眾多的白酒啤酒果制酒奶制酒滲透到人們的生活,這些酒價格低,購買飲用都極方便,而釀造工藝較為複雜的米酒早被代取了,靠自己釀造飲酒的習慣也被人們忘卻了。
2、隨著市場經濟的運作,人們對利益和效益的追求,工藝複雜,成本較高,利潤較低,生產周期又長的米酒已無法滿足人們對利益的需求,只能淘汰酒坊,另謀它業。
3、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外來文化的滲透,人們的生產、生活觀念急劇轉變,追新、訪洋成風、傳統習俗和傳統工藝早已不在年輕一代的視野,使米酒釀造工藝後繼無人。

保護計畫

目前政府累計投入11.1萬元經費用於對吳起米酒這項工藝的保護,其中:
1、普查費用:4.3萬元
2、建檔費用(文本文檔和電子文檔)1.2萬元
3、對老藝人的保護和吳起米酒工藝的傳承費用3萬元
4、用於支持重點吳起米酒釀造工藝保護人對釀酒工藝的挖掘費用2.6萬元

主要保護內容

1、對老藝人實施保護,使其精心挖掘,傳受釀酒工藝,使吳起米酒釀造工藝後繼有人,發揚廣大。
2、對吳起米酒釀造工藝實施保護,使其永遠獨具特色,立於酒林之中。

已採取的保護措施

為了保證米酒釀造工藝的連續傳承,永不間斷,我縣在資金政策上為米酒釀造藝人實施保護和支持。
1、成立吳起米酒釀造工藝保護小組,對吳起米酒工藝和藝人實施動態保護。
2、建立穩定的傳承機制,使每位老藝人門下都有2—4名年輕學徒,接受老藝人口傳心授,做到手把手的教,保證該工藝後繼有人,人才輩出。
3、採取保護價格對釀造米酒的原料進行適量收購,鼓勵釀酒藝人自己種植釀酒原料。
4、對釀酒工藝全過程及每個細節都建立了電子文檔,永久保存。
5、對老藝人實施保護,幫助其克服生產、生活等方面的困難,使其專心從藝。

十年保護目標

通過十年的保護,使吳起米酒釀造工藝繁衍,釀酒藝人世代相傳,釀酒工藝得到不斷挖掘、傳承、傳播、普及。逐步提高吳起米酒的知名度,並得到法律的認可和保護,使其成為我縣民間文化交流的重要紐帶,提高對我縣民間文化的認識,促進我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順利進展。

五年保護工作計畫

2006年保護措施:爭取保護保護資金,普查吳起米酒工藝現狀,並建立檔案;預期目標:使吳起米酒釀造藝人得到動態保護。
2007年保護措施:成立保護小組建立傳承機制;預期目標:使吳起米酒釀造工藝得到延續傳承。
2008年保護措施:將吳起米酒推向市場;預期目標:促進吳起米酒的發展。
2009年保護措施:註冊吳起米酒商標;預期目標:使吳起米酒得到法律保護。
2010年保護措施:舉辦吳起米酒交流會;預期目標:增強吳起米酒的知名度,擴大吳起米酒的傳播。

五年主要保障措施

1、爭取保護資金,申請專項保護經費,使吳起米酒藝人的保護,米酒工藝的挖掘、傳承、傳播及米酒等各個環節得以順利進行。
2、成立米酒工藝保護小組,負責米酒工藝的挖掘、傳承、傳播,米酒產業的發展扶持,米酒工藝保護等有關事宜。
3、建立穩定的傳承機制,形成世代傳承,永不間斷,使米酒工藝後繼有人,人才輩出。
4、建立吳起米酒工藝電子檔案,對現存米酒藝人實施動態保護,對米酒工藝實施永久保護。
5、制定扶持政策,出台相關保護辦法,保證各項保護工作有序進展。

建立機制

1、成立吳起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領導小組(以主管縣長為組長,文體局局長、文化管管長為副組長,相關人員為成員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和吳起米酒工藝專項保護小組。實施分工負責,專項管理機制。
2、爭取專項保護資金。實施項目管理與資金保障機制。
3、研究制定《吳起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辦法》和《吳起縣非物質文化代表作名錄評定辦法》,實施依法保護。
4、適當實施政策扶持與市場引導相結合的發展機制。
5、建立世代傳承,廣泛傳播的長期保護機制。

經費預算及依據說明

吳起米酒工藝的保護所需經費預算如下:
1、現存米酒藝人保護經費23人×1000元/年×10=23萬
2、米酒工藝傳承及傳播費用30000元/年×10=30萬
3、米酒工藝保護費用20000元/年×10=20萬
4、米酒產業發展扶持費用8萬元/年×10=80萬
以上四項共需保護經費153萬元。

視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