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氏老屋

吳氏老屋,始建於清朝光緒17年(公元1891年),三層建築,外牆為土坯牆,內牆為杉木結構,裝飾華麗、典雅。屋長31.2米,寬15.2米,高7米。老屋坐北向南。瓦頭重檐,帶萬字花紋,底瓦瓦頭為駿馬圖案。

吳氏老屋,位於湖北荊門京山錢場鎮西北2公里處的吳家大灣。始建於光緒17年(公元1891年),三層建築,外牆為土坯牆,內牆為杉木結構,裝飾華麗、典雅。屋長31.2米,寬15.2米,高7米。老屋坐北向南。瓦頭重檐,帶萬字花紋,底瓦瓦頭為駿馬圖案。
朝門深2米,朝門與前廳之間是杉木板牆。大門兩邊是高0.6米的青石門墩。進門是前廳,前廳深4米,寬5米。前廳兩邊各有一間寬5米,深6米的大房。大房房門朝向天井。跨過前廳的石門檻是前天井。天井長5.5米,寬3米,四周和底板均用青石砌成。天井正中是一塊長2米,寬1.3米的長方形石板鋪成的橋。天井口高4.5米,有50塊布瓦瓦頭鑲嵌雙龍戲珠的圖案。天井四周是寬1.2米的走廊。東西走廊過去是廂房,廂房寬2米,深5.4米。每間房均安有4扇高2米,寬0.5米的雕花木門。
前天井過去就是大廳。天井與大廳之間上部為寬7.5米,高1.5米的杉木鑲嵌的鼓皮,鼓皮下為6塊並排著的排方。排方寬0.5米,它的下方中間為寬4米的木門檻。兩邊各有兩根高5米的杉木廊柱,4根圓形廊柱均落在4個鼓狀的石礅上。大廳寬6.5米,深6.8米,大廳兩邊是長5米,寬2.5米的廂房。大廳與廂房間為6根圓杉木支撐的列架。列架上端是一根大梁。大梁由三板圓木排列而成。大梁底部兩頭各有一條長約兩米雕刻精美的鯉魚相對而視。大廳走過去是後天井。大廳與後天井之間為8根圓柱分前後兩層排列的門樓。門樓寬6.8米,深1米。中間為6扇雕花中門,中門兩旁各有兩扇耳門。
後天井的大小及周圍情形大致與前天井同。不同的是後天井兩邊的廂房與天井走廊間鑲嵌著一塊寬2米,高1.3米,厚0.1米的青石板。石板落在條形石門檻上。每間廂房兩頭是兩扇木板小門。
後天井過去是堂屋。天井與堂屋間為6扇雕花堂門。堂門前上方有一道雕刻精美的春梁。上面刻的是一組龍鳳呈祥的圖案,龍頭居中,左右兩旁各有一隻鳳凰仰首向龍。6扇雕花門有兩扇正中是麒麟圖案,每扇門上一隻麒麟,三隻各具情態。一隻麒麟後腿微弓,兩隻前爪匍匐在地,張牙咧嘴,虎視眈眈的盯著一獵物;一隻前足踏玉淨瓶,後足蹬寶葫蘆,仰天長嘯,十分威武;還有一隻端坐於一巨石上,兩隻前足捧一枚巨大的古幣。中間的兩扇正中各有一組人物雕刻,坐旁為一採藥老翁,挽著高高的發暨,右肩扛扁擔,扁擔兩頭各掛一精緻的篾簍。跨過木門檻就是堂屋。堂屋寬5.5米,深7米,兩旁各一間寬3.5米,深7米的正房。堂屋均為土坯磚結構。房上檁條齊整。每根檁條下都有一方木,兩邊正方上整齊的排著表擱木。擱木上鋪著厚厚的樓板。堂屋後壁偏左開一後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