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洵

吳曉洵,1960年生,1982年畢業於安徽師範大學藝術系美術專業,現為蘇州科技大學傳媒藝術學院副教授,江蘇省油畫學會理事,蘇州市美術家協會理事。

主要作品

《燈光》

作品描述

金秋十月,中國美術家協會與東道主江蘇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省文聯聯合主辦的 “2006.中國百家金陵畫展(油畫)”在南京拉開帷幕,全國各地送展(評)油畫作品達2300餘幅,專家權威組成的評審會要從2300多幅油畫作品中篩選出百幅佳作參展,再從展出的百幅佳作中精選10幅金陵大獎作品。初選時專家們在鋪天蓋地的畫作中,一下就拎出了《燈.光》。

《燈.光》的確令人驚嘆,它表現的不是靜物,不是風景,是人物,是40年前中國特殊歷史時期的特殊群體——紅衛兵。作品採取分割構成的形式,主畫面中一年輕的女紅衛兵手持煤油燈,右側的分割畫面中另一紅衛兵一手放置心口,左側的分割畫面中,紅衛兵一手持紅寶書,另一手輕輕下垂後牽,三格分割的人物因手的動作呈迴旋狀而有機連貫。不等三分格的上方,是四名紅衛兵的頭像,在這幅分割圖中,四雙清澈純淨到虔誠的眼睛仿佛在講述一個遙遠的故事。專家們認為,《燈.光》在構圖上採取分割構成的形式,唯美地塑造了身著紅衛兵服飾、手持煤油燈女孩的歷史記憶瞬間,古典寫實手法的運用使人在驚嘆於寫實技巧的同時品味繪畫主題的懷舊意味。

吳曉洵 吳曉洵

嫻熟的技法獨特的選題使《燈.光》在眾多作品中脫穎而出,與另九幅金陵大獎作品一道,由畫展組委會留展,江蘇美術館永久收藏。

二、創作背景

《燈.光》創作於今年5月。選擇紅衛兵為創作元素,並非吳曉洵對那個特殊年代和特殊群體有什麼好感,而是挪用文化符號,反芻當代精神。

吳曉洵生於1960年,文革開始時他已初曉世事,記憶中留下的,是正在吃飯的父親被突然衝進家中的紅衛兵帶走,父親從此被“打倒”,而幼小的他心中留下了不解的謎團:“父親是壞人嗎?”“那么多被打倒的人都是壞人嗎?”

40年後,他重新審視中國社會從階級鬥爭到市場經濟高速發展的變革歷程,清晰地感受到一種人生觀、價值觀的嬗變,那是從盲目、瘋狂的個人崇拜到拜金、享樂與極端個人主義帶來的信仰危機,他希望能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展示一種與拜金主義不同的世界。

作品從色彩到造型的設計與處理,不再以展現時代的真實性為目的,只是呼喚嘈雜環境中傳統精神的回歸。就像吳曉洵將“燈光”拆分後作為作品題目,詞義的巧妙擴大,突現了“燈.光”是一種照耀,一種引導,有著光明和溫暖的意蘊。

三、創作感悟

談到《燈.光》的創作,吳曉洵用了一個詞——設計。他認為能駕馭寫實繪畫語言的畫家絕不是把形與色的功能局限在“描述性”狹窄淺陋的小天地里。在保持住畫面物象與自然物象之間某種相似性的前提之下,形與色的進一步處理有著極為廣闊的可能性空間,有著多種選擇和組合的餘地,而一個寫實的畫家的更大量的工作,更多的心血和精力,更複雜的勞動,都要投入到後一部分的選擇、調整、再組合、再創造之中。而這後一部分工作所依據的原則,已經從自然物象轉移到畫面的需要,從物象的“描述性”轉移到情緒的“表現性”,從外在的情節轉移到內在的思維,從寫實的表面轉移到一種與抽象繪畫非常接近的深層的畫面構成。

他說感謝現代影像技術,正是攝影技術的廣泛使用,為當代美術創作提供了便利。但他強調,將攝影技術引入美術創作絕不是說繪畫就是模仿照片,繪畫的意義不是對自然物象的簡單眼映,不是鏡子式的模寫,而是以畫家自己思想觀念為中介環節的創造,這種創造是按一定的思想方法,具有畫面自身規則的,不同於自然物象原型的視覺形象。對於《燈.光》的創作而言,照片僅只是參考和提示,更重要的,是主觀思想觀念的表達。

吳曉洵的藝術形式設計理念來自他豐富的生活閱歷,文革結束恢復高考的第二年,他考進安徽師範大學美術專業,同窗同寢的室友中,不乏成名畫家。經過幾年濃厚的藝術氛圍薰陶,走出校門的吳曉洵大膽投入各種各樣的美術實踐,他26歲創作的巨幅油畫《鐵流—激戰中的二師》至今珍藏在中國新四軍紀念館;很少有人知道,他不排斥任何形式任何風格的美術創作,認為只要體現審美要求,就是真誠的。豐富多彩的生活閱歷讓他體會到藝術形式的經營與設計的重要,他說所有的創作,都是一種文化理念的探索,是一種哲學的思考,有了形式設計理念,才能超越常規,不斷創新。

作者經歷

兩年前吳曉洵辭職去做了14年的美術系主任職務,上好本科生的油畫、素描課程之餘,全力以赴投入創作。他說今後還要在“紅衛兵”系列上走下去,這個選題有距離感,也有思想容量,有想像空間,“我畫的東西不一定是歷史的再現,可能會是歷史的邏輯。”  

作品獲獎: “中國首屆油畫精品展”特別獎1990 “2006-中國百家金陵畫展(油畫)”金獎2006 “江蘇省油畫大展”銀獎1997 “江蘇省美術作品展”優秀獎2004 “江蘇省油畫展”優秀獎2003 “第六屆江蘇省油畫展”優秀獎2007 “江蘇省美術作品展”優秀獎2009 “第八屆江蘇省油畫展”優秀獎2012 作品參展: “中國油畫肖像藝術百年展”1997 “第十屆全國美術作品展”2004 “第三屆中國油畫展優秀作品展”2003 “走向新世紀—中國青年油畫作品展”1998 “2011-8法國羅浮宮展”2011 “感知江蘇—英國倫敦展”2012 省級項目: 1986年主持完成由省政府組織實施的“中國'新四軍'紀念館美術作品創作項目”,大型歷史畫《鐵流》為該館永久陳列收藏。 2011年主持完成由省政府實施的“江蘇省重大主題美術創作精品工程”一期之《常州三傑》的歷史畫創作,作品為省美術館陳列收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