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奪荊州

吳奪荊州:荊州包括七郡,即南陽、南郡、江夏、武陵、長沙、桂陽、零陵,除了曹操掌握南郡北部改置襄陽郡外,孫權與劉備之間對荊州一直是有爭議的。二十四年,以南郡為州治的守將關羽進攻樊城,孫權表面上是支持他,暗中卻和曹操勾結偷襲荊州。孫權奪得荊州後,勢力就伸展到三峽以東、長江以南的廣大地區。

荊州包括七郡,即南陽、南郡、江夏、武陵、長沙、桂陽、零陵,除了曹操掌握南郡北部改置襄陽郡外,孫權與劉備之間對荊州一直是有爭議的。建武二十年(215年)雙方議定以湘水為界,劉備所有的「荊州」僅零陵、武陵和南郡的南部;孫權對此仍不滿足,時想獨吞。二十四年,以南郡為州治的守將關羽進攻樊城,孫權表面上是支持他,暗中卻和曹操勾結偷襲荊州。
為了麻痹關羽,屯兵陸口的都督呂蒙裝病,由孫權調回建業,推薦年輕的陸遜繼任。陸遜一到任,馬上給關羽寫了封恭維信,陸遜當時沒有多大名望,關羽對這位年輕而態度又謙恭的書生,並不放在心上,將後方的一些守軍調去增援襄樊前線。孫權得知關羽大意,就派呂蒙為前部直趨南郡。呂蒙將戰船全部改裝成商船,士兵藏在船內,搖櫓的士兵身穿白衣,扮作商人模樣,晝夜兼行,一直到兵臨城下,荊州守軍才發覺。留守公安和江陵的南郡太守糜芳和將軍們都投降。關羽聞訊回救,並派人到上庸救援,上庸守將拒絕支援。呂蒙占領江陵後善待關羽和他的將士家屬,更使關軍將士喪失鬥志,有的竟離營逃回江陵。關羽向西退守麥城(今湖北當陽東南)。孫權一面派使者前去誘降,一面令潘璋截斷他的歸路。關羽從麥城突圍,走到漳鄉(今湖北當陽西),被孫權的軍隊生擒,於十二月被殺。孫權奪得荊州後,勢力就伸展到三峽以東、長江以南的廣大地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