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壽夢

吳壽夢

吳壽夢(前620-前561)通常也被稱作吳王壽夢。姬姓,吳氏,名壽夢,又名乘,字熟姑,又稱攻盧王。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吳王壽夢
中國春秋時期吳國國君,吳去齊之子。生於周襄王三十二年(前620年),於公元前585年即位。此時吳國的政治中心已從寧鎮丘陵轉移到了太湖平原,何以如此,或認為有可能是吳人畏懼楚人,或者要抗擊越人,或者要聯合越人以制服寧鎮地區的土著夷人,不一而足。吳越位於生態環境十分優越而且原始文化十分發達的江東,可是發展緩慢,落後於江北。壽夢卒於周靈王十一年(前561)庚子九月,在位25年,葬於贏博。
壽夢娶文氏,有五子:諸樊余祭夷昧季札、蹶由。
吳王壽夢是吳王闔閭的祖父,吳王夫差的曾祖父。

事跡

吳王壽夢有雄心壯志,即位初,做好破楚服越爭霸中原的打算。這時,申公巫臣沈到吳國,申公巫臣原為楚國著名貴族將軍,因與楚爭美貌傾城的夏姬而帶夏姬逃出晉國投奔吳國,讓他的兒子當了接待國賓的外交大臣,還教吳國人射箭駕車。壽夢得此良臣,開始與中原交流。引進中原文化。經過數十年,吳國成為擁有今江蘇、上海、浙江、安徽等地的泱泱大國,並開始進攻親楚的小邦巢、徐。

故事

吳王壽夢準備攻打荊地(楚國),遭到大臣的反對。吳王很惱火,在召見群臣的會上警告:“有誰膽敢阻止我出兵,將他處死!”
儘管如此,還是有人想阻止吳王出兵。王宮中一個青年侍衛官想出一個好辦法:每天早晨,他拿著彈弓、彈丸在王宮後花園轉來轉去,露水濕透他的衣鞋,接連三天如此。吳王很奇怪,問道:“這是為何?”侍衛道:“園中的大樹上有一隻蟬,它一面唱歌,一面吸飲露水,卻不知已有一隻螳螂在向它逼近;螳螂想捕蟬,但不知旁邊又來了黃雀;而當黃雀正準備啄螳螂時,它又怎知我的彈丸已對準它呢?它們三個都只顧眼前利益而看不到後邊的災禍。”吳王一聽很受啟發,隨後取消了這次軍事行動。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提醒人們不要只顧眼前利益而不考慮後患。

繼承

壽夢喜歡少子季札,欲立為繼承人,季札以有兄長而拒絕接受。於是壽夢傳位於長子,並要求兄終弟及,諸子依次傳位,直到傳給季札。長子、次子均遵照執行,三子臨終時欲傳給季札,季札仍然拒絕,於是余昧傳給自己的兒子僚,引起諸樊子光(闔閭)的不滿,引發專諸刺王僚,及吳攻楚,吳越爭霸等故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