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王夢壽

到了壽夢五年,前581年,吳國伐楚,打敗子反。 在吳王壽夢之時,吳國中心在太湖北部,太湖以東還是一片處女地。 吳王壽夢曾“築華亭於其國之東,松江之南,以為停留宿會之處”。

壽夢
泰伯、仲雍的十九世孫壽夢,又稱邗王,史文說壽夢為王號。壽夢名“乘”,“乘”字青銅銘文為:“一個人張開雙臂、叉開雙腿站立在大木(筏)上”。如此乘字含義就清清楚楚了。壽夢的“夢”古音讀忙(現代吳方言仍如此讀),古字音同則字通(但必得照古音讀),“夢”即通
壽夢
自太伯作吳,五世而武王克殷,封其後為二:其一虞,在中國;其一吳,在夷蠻。十二世而晉滅中國之虞。中國之虞滅二世,而夷蠻之吳興。大凡從太伯至壽夢十九世。
吳地之先民,古代稱“東夷”。夏至周稱“九夷”。郭璞《爾雅注》:“九夷在東”。 在壽夢以前,吳越民族一直在被北人視為“蠻荒”之地的南方平原上。古吳族本號“工 ”,起源、發祥於太湖水網地域,為漁耕部落,水文化、包括魚文化、船文化是它的靈魂。這是古吳族吳王的王號、名、字、國號,以及吳文化的鑰匙。
公元前601年,楚與吳越結盟,這是楚與吳越發生外交關係的開始。這時,吳國是楚的屬國,
泰伯、仲雍的十九世孫壽夢,又稱邗王,史文說壽夢為王號。壽夢名“乘”,“乘”字青銅銘文為:“一個人張開雙臂、叉開雙腿站立在大木(筏)上”。如此乘字含義就清清楚楚了。壽夢的“夢”古音讀忙(現代吳方言仍如此讀),古字音同則字通(但必得照古音讀),“夢”即通“網”,壽夢之意乃“長久牢固之漁網”。他的名與王號都與吳地的水、魚密切相連。
壽夢是一個很有進取心的君王,壽夢稱王時,吳己據有江蘇,浙江杭嘉湖平原及安徽江南地區,並擁有步兵及水軍三萬餘人。
公元前585,在他即位的第一年,氣度豪邁的壽夢親自帶隊到洛邑去朝見剛剛登基的周簡王,並在沿途訪問不少國家。這是吳國君建國以來第一次朝見周天子,也是第一次出使中原。吳周本一脈。吳王壽夢在洛邑認祖歸宗,周簡王大喜,賜特別禮遇。
晉景公姬據也依同宗之誼,邀吳王參觀晉國車陣。在巫臣建議下,晉景公遣巫臣去吳,與吳通好,使其子狐庸為吳行人,以聯絡諸國,並教吳人乘車、御射、列陣,吳王壽夢認為結晉對其擴張勢力更為有利,遂與晉盟,向晉臣學習車戰戰法,組建戰車部隊,吳軍由此而學會了車戰。吳國與晉國交好後,經濟、文化也得到發展,國勢強盛,很有新興氣象。壽夢時,吳國開始有了年號和文字記載。勾吳從這個時候開始醞釀起其輝煌而短暫的爆發。將開始出現超新星爆發般的光芒。史籍載"吳始大"。
晉楚之爭是從晉楚城濮之戰(公元前632年)開始,已經纏鬥了五十多年。有句話叫做"惟楚有才,晉實用之",申公巫臣便是一個典型。楚國大夫子重和子反因為在與巫臣爭奪地盤與美女夏姬的爭鬥中失利,在巫臣叛逃到晉國後,把巫臣的族子與襄老之子黑殺了,還分了他們的家財和妻妾。巫臣知道後,從晉國寫了封信給二人,信中譴責二人爛殺無辜,並發誓要讓二人將來疲於奔命而死。
此時,中原諸侯都歸附了晉國,就只有鄭國因為離晉國太遠,還跟著楚國。晉悼公把各屬國諸侯請來商量如何收服鄭國。
魯國大夫仲孫蔑獻計說:“鄭國的虎牢(今河南滎陽縣汜水鎮)地勢形勝,是楚國通向鄭國的要道。我們到那裡築一道城牆,設關卡,用重兵鎮守,鄭國必定歸附晉國。”
楚國的降將巫臣也獻計說:“楚國東與吳國接壤,我們去聯絡吳國,叫他們去侵擾楚國的邊疆使楚國不得安寧。這樣,楚國就沒有精力與晉國爭鄭國了。” 
其時晉國正是六卿專政,各自忙於發展勢力,無暇對楚作戰,所以晉侯準許了巫臣的計策,這個計策順利地得以實現。
壽夢二年,巫臣偕夏姬美人香車,到了吳國,深得吳王壽夢之寵,他把先進的楚國軍事技術教給吳人,還讓自己的兒子專為吳王當外交官,奔走在各國之間。吳王在巫臣的幫助下,軍事和外交水平大大提高,開始侵占已經被楚國吞併的巢國和徐國(在今安徽和蘇北一帶),還在馬陵向楚軍發動攻擊,搞得子重和子反一年之內凡七次奔命,實現了他老先生立下的誓言。後來吳人把楚國在東南地區征服的蠻夷部落全部攫為己有,開始壯大起來,成為春秋後期抑制楚國向中原地區擴張的主要力量。
楚國令尹公子嬰齊知道了這個訊息後,對楚王說:“吳國從來沒有打過楚國,如果第一次讓他打到楚國來,以後他們會經常來打楚國,我們不如先去打吳國。”楚王就派公子嬰齊帶兵去打吳國,不料被吳國伏兵打得大敗。公子嬰齊又羞又惱,還沒有回到郢都就病死了。
前584年,吳入州來(今安徽鳳台縣)。同年,吳始伐楚,伐巢(今安徽巢縣),伐徐。
前583年,晉景公固其霸主之位,吳壽夢攻郯(山東郯城),郯君求和事吳冬,晉景公以郯事吳,以魯齊邾三國之師伐郯,
到了壽夢五年,前581年,吳國伐楚,打敗子反。兩國扯平。
到了壽夢十六年,前579年,許是想要對吳國與中原諸國勾勾搭搭的作出懲罰,楚共王讓子重帶兵攻打吳國,不想這支大軍在衡山(今天浙江湖州地區)被吳國中途阻擊,將軍鄧廖被俘,不得不退兵,吳國又反過頭來攻取了楚國的城邑駕。楚國朝野一片譁然,主帥子重在指責聲中得了心病撒手歸西,巫臣的第一個情敵就這樣倒下了。
公元前576年,吳國的身影第一次出現在諸侯盟會上,即晉國牽頭,旨在對付楚國的鐘離之會。魯國也急急忙忙的搬出自己的禮樂,要為這個蠻夷之國的華化擔起自己的義務。
公元前576年,舒庸人導吳圍巢。
公元前570年,楚遂伐吳,克鳩茲(今安徽蕪湖市東南二十五里)至於衡山(當塗縣東北六十里之橫山)。
這時,楚的力量已經伸展到長江下游,因而引起了華夏諸侯的恐慌。
公元前563年,晉侯、宋公、衛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齊世子光會於祖(今江蘇邳縣北而稍西之加口),它們不得不與吳壽夢舉行和平談判。吳以後更集中兵力爭奪群舒。
563年,晉悼公與魯衛等國及齊世子光會吳子壽夢於木且江蘇沛縣東,謀聯師伐鄭,
吳王壽夢到了年老的時候,遇到了和老祖宗古公亶父一樣頭疼的問題。他有四個兒子,老大諸樊,老二餘祭,老三餘昧,老四季札。這個老四季札是四人中最知書達禮,仁愛賢明的。被封在了延陵(今常州)和州來。他後來出使諸國,一邊觀禮以便教化國人,一邊刺探各國的情報。
在魯國的時候,魯人演奏雅樂給他聽,他每聽一段都知道是哪一個國家的音樂,並且給與適當的評價。
他去晉國的時候路過徐國,徐侯盯著他的佩劍好久(吳國的兵器當時是最好的),他本想送給徐侯,但是使命還沒結束,等到他回國再次路過徐國,徐侯已經死了,於是他解劍掛在徐侯墓上,哭揖而去。
到了鄭國,看出將來的權柄要落入子產之手,就勸誡子產為政慎以禮。
如此種種。因而,他深的壽夢的厚愛,其他兒子也都看出來了,壽夢想要把位子傳給季札,可是季札這么賢義的人怎么會接受呢。
於是壽夢垂死時把兒子一個個叫到身邊,並囑咐老大諸樊,王位一定要兄終弟及,以便最後傳到季札的手上,諸樊感泣而應。
壽夢二十五年,公元前561年,老吳王閉上了沉重的雙目,帶著遺憾入土了,諸樊繼位。但卻為後世種下了一場災變。
公元前560秋,楚共王卒。吳乘楚國新喪之機,發兵攻楚。吳王壽夢之子出兵襲楚,楚遣大夫養由基率軍一部為前鋒,司馬子庚率主力跟進,急行前往抗擊吳軍。養由基認為,吳軍乘喪來攻,料楚不能整軍抗敵,必無戒備警惕之心,建議設伏破敵。子庚納其謀,以養由基所率前鋒部隊為誘兵,自率主力至庸浦分三處設伏。養由基所部與吳軍稍事接觸,即佯敗後退。吳軍見楚軍兵力甚少,又不堪一擊,遂毫不戒備,追擊楚軍。待吳軍追入設伏地區,楚軍三處伏兵突起攻擊,大敗吳軍,俘吳公子黨。這即是吳楚庸浦之戰
--------------------------
在吳王壽夢之時,吳國中心在太湖北部,太湖以東還是一片處女地。
吳王壽夢曾“築華亭於其國之東,松江之南,以為停留宿會之處”。
這裡的松江系指吳淞江,華亭在今上海松江縣西部,作為貴族們狩獵垂釣的場所,成為上海的開篇。
壽夢在今齊門外建立了行宮,並在今都亭橋處設立了招賢館。
現今吳趨坊西到南浩街一帶,壽夢在此造了一座水上宮苑,夏天來避暑,故稱“夏駕湖”。
吳王壽夢築婁城,即崑山故城。
崑山縣城西部鹿城,相傳為吳王豢鹿射獵之所,是為吳國王室的苑囿。
據《風俗通》一書的考證,“壽”姓是吳王壽夢的支庶子孫。
吳國的青銅冶鑄技術也有相當水平,《左傳》載魯國曾經接受吳王壽夢之鼎,還有吳王壽夢之戈。
上世紀90年代,在滸關真山上發掘了兩座春秋中晚期墓和三座戰國晚期墓,其中有一座的墓主可能是吳王壽夢.。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