吠陀教

吠陀教

印度的古代宗教,對以後的婆羅門教和印度教的形成有重要影響。

簡介

Veda
印度古代宗教之一。由約前二千年古印度西北部的雅利安遊牧部落的信仰演化而成。是一種多神教,崇拜種種神化的自然力和祖先、英雄人物等。凡日月星辰、雷雨閃電、山河草木以及動物等都被幻化為神,並根據這些神所在位置分為天、空、地三界。在天界的有天神伐樓拿(Varuna)、太陽神蘇利耶(Surya)、黎明神烏莎斯USAS);在空界的有雷神因陀羅(Indra)、風神伐由(Vayu)、雨神帕闍尼耶;在地界的有火神阿耆尼(Agni)、酒神蘇摩(Soma)、河神薩羅斯瓦蒂(Sarasvati)等。這些神好多是雅利安人從波斯帶來的。在後期吠陀中,已有向一神教發展的趨向,出現了很多抽象神,如造一切神(Visva-karma)、祈禱主神(Brahmanaspati)、原人(Purusa)等。它雖有靈魂觀念,但還沒有產生靈魂輪迴的思想和信仰,對以後的婆羅門教和印度教的形成有重要影響。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