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里古鎮旅遊區

同里古鎮旅遊區

同里鎮位於蘇州東南18公里,是江蘇省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水鄉古鎮之一。古名富土,唐初稱銅里,宋建鎮,改為同里。全鎮水面占五分之一以上,為典型的江南古鎮,鑲嵌於同里,九里,南星,葉澤,龐山五湖之間,吳江,松江,東江交匯,鎮內河港交叉,水天相連,水村隱現。

基本信息

景區概況

同里是個文化古鎮,出過很多名人。其中不少衣錦還鄉後修建了各種建築。其中最著名的當屬退思園,全園以水

同里古鎮旅遊區同里古鎮旅遊區
為主,貼水而築,獨具一格。鎮中至今還保存著不少明清建築,如崇本堂,遺老堂等。

同里古鎮的民居不少,雖不像周莊全部沿河而建,卻給人空間感。這裡的河道更為開闊,是用青石板鋪成的。

在同里最為出名的是“一園、兩堂、三橋”,都是古色古香的造型。一園是江南名園退思園,此園在不大的面積里精巧安排,使得小小的園林給人一種移步換景千變萬化的感覺。兩堂指的是崇本堂、嘉蔭堂。三橋指的是太平橋、吉利橋和長慶橋。

景區特色

同里處於五湖環抱之中,鎮內街巷逶迤,河道縱橫,因而也就留下了眾多的建於各個年代的古橋。在古鎮,最古老的橋是思本橋。它建於南宋,距今已有700多年,雖經風雨侵襲,至今仍巋然不動,跨越在川清水秀的河港上。橋名“思本”,乃取“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之意。

在同里,最小的橋該是坐落在環翠山莊荷花池上的獨步橋。此橋橋面總長不滿五尺,寬不過三尺,兩人相遇需側

同里古鎮旅遊區同里古鎮旅遊區
身而過,單孔拱形,小巧玲瓏,堪稱一絕。而最能反映同里人勤奮好學的橋,則莫過於普安橋,又稱小東溪橋。初建於明正德元年(1506年),在其西側石壁上,刻著一副十分引人注目的對聯,上聯是“一泓月色含規影”,下聯為“兩岸書聲接榜歌”。最富有神話色彩的古橋是富觀橋。在此橋的龍門石上,有一幅惟妙惟肖的“桃花浪里魚化龍”的石雕

烏金橋坐落在鎮西北郊,是當年蘇州到同里的必經之路,也是古鎮的重要入口。那一年古鎮百姓為迎接太平軍,一夜之間修建了此橋。橋面中心方石上特意刻了一幅“馬上報喜”圖,以預祝太平軍旗開得勝,馬到成功。

古鎮最有名的當然是前面提到的“三橋”,三橋位於鎮中心,呈三足鼎立的姿態佇立在三條小河的交匯處,碧水映古橋,綠樹藏嬌影,很是一片迷人的景色,“走三橋”則是同里古老的民間風俗。

同里除了造型不同的各種古橋吸引著遊人,還有各式各樣的河橋讓前來古鎮的人大開眼界。所謂河橋,北方人稱之為水碼頭,南方人叫它河埠頭、河橋頭。同里是水鄉,鎮區河道總長5公里多,是典型的家家臨水、戶戶通舟的水鄉古鎮。

位置圖示

同里古鎮旅遊區導遊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