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草村委會

吊草村委會

吊草村委會,該行政村隸屬大理市下關鎮,地處下關鎮東邊,距下關鎮政府所在地6公里,全村國土面積20430萬畝,海拔2000-2300米,年平均氣溫15.7℃,年降水量695.3毫米,適合種植玉米、大麥等農作物。有耕地面積399畝,人均耕地0.25畝,林地17982畝。

村情概況

該行政村隸屬大理市下關鎮,地處下關鎮東邊,距下關鎮政府所在地6公里,到鎮道路為彈石與水泥、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大理市6公里。東鄰鳳儀鎮,南鄰大麥地村委會,西鄰福星村委會,北鄰文獻村委會 。轄吊草、黃家、吳家等六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370戶,有鄉村人口1574人,其中農業人口1573人,勞動力873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573人。

全村國土面積20430萬畝,海拔2000-2300米,年平均氣溫15.7℃,年降水量695.3毫米,適合種植玉米、大麥等農作物。有耕地面積399畝,人均耕地0.25畝,林地17982畝。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51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876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務農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99畝(水田399畝),人均耕地0.25畝,主要種植大麥、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17982畝,其中經濟林果地859.2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54 畝,主要種植梨、核桃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10畝,其中養殖面積10畝;其他面積2039畝。野生菌類,經濟果實。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370戶,全村人口1573人,其中男性786人,女性 787人。其中農業人口1573人,勞動力873人。該村以彝族、漢族、白族為主(是彝族、漢族、白族混居地),其中彝族1044人,漢族416人 白族113人。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占地面積3933平方米,擁有教師 10人,在校學生146人,距離下關鎮中學6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34人,其中小學生146人,中學生88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圖書室2個、業餘文娛宣傳隊1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2003年被 大理市評為民族團結進步示範村等。

吊草村委會上課

人文地理

吊草村委會是以彝族為主,另含漢族、白族等多民族聚居融合的典型村,本村彝族是由下關鎮大麥地村委會大約在明代遷入定居,形成現在的吊草自然村,後來陸續從鳳儀華營灣莊白族搬來定居形成現在的黃家自然村,隨後下關鎮文獻村白族也搬遷定居形成現在的吳家自然村

吊草自然村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為本主節,各家各戶邀請親戚朋友到家裡歡聚、晚上點燃篝火,村里男女老少換上民族新裝,圍著篝火載歌載舞歡聚在一起共度新年,打歌是彝族的民簇文化,為使民族文化長遠留傳,凡村里農戶家裡有喜事全村村民就一同去祝賀,舉行篝火晚會,相傳民族文化,永遠保存文化特色使民族文化不斷弘揚、發展,黃家自然村在每年的農曆二月十九日為紀念本主節,全村村民家家戶戶做了不同的糕點,飯菜到寺廟裡供神像,讓神像保佑來年全家安康。

吊草村委會村莊全貌

吊草村委會村莊全貌

吊草村委會特色建築

吊草村委會村民活動

新農村建設

2006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有吊草文化娛樂中心項目,該項目計畫為吊草自然村建設一個集特色文化、對外旅遊、集貿接待中心,含有籃球場、打歌場村民活動場所的一體化建築群,總投資120萬元目前投入50萬元。正在建設過程中。村道路硬化工程也在積極的規劃建設中。

吊草村委會村莊房屋

發展重點

吊草村委會村應利用水利、山地資源乘著現在全市推廣核桃種植的機會大力發展核桃種植,同時吊草自然村要加大發展原有松樹種植,增加優質松子的產出並在居住區和林地間套中經濟花卉。修建村級道路完善投資環境,吳家村應利用地理優勢擴大現有磚場、種植業規模,引進投資。黃家村如果能解決水源問題則可發展果園經濟,也可以把牧場、魚塘做強、做大。現在澳洲奶牛的飼養技術成熟,可以大力推廣奶牛相關產業的發展力度。三個村應注重結合本村特點發展農業企業化。因修建楚大路導致環境溫差下降,一部分農作物不能結穗、結果,應對外發布農業信息,尋求抗寒、耐旱的適合高海拔種植的經濟作物進行種植。吊草村應積極配合下關鎮搞好風力發電項目和關巍公路修建工程等項目順利。同時也應該設法利用楚大路這個交通紐帶發展相關經濟項目,這些基礎設施現在會帶來一些困擾,但是完成後將會為吊草村以後的經濟發展帶來更大的便利。因為自然資源的優勢,三個自然村的果樹種植都有很大的發展前景。現在關鍵是找準適合吊草村基本情況的果樹品種並尋求資金來源。現在櫻桃、梨蘋果等種植已經出現效益,關鍵是放養式的管理模式應該進行改革,增加產量可以使主要靠山地為生的村民有一個穩定的收入。

吊草村委會食用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