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鴻昌將軍紀念館

吉鴻昌將軍紀念館

吉鴻昌將軍紀念館位於河南省周口市扶溝縣鴻昌大道與將軍路交匯處東南側。紀念館前身為扶溝烈士陵園,始建於1962年。為紀念抗日英雄吉鴻昌將軍,1979年在陵園修建吉鴻昌將軍紀念館。2009年重建,占地面積1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6萬平方米,由主館、紀念廣場、國防教育園、休閒公園四部分組成;主館內設瞻仰大廳、吉鴻昌烈士廳、書畫廳、多功能廳、廉政教育廳和半景畫館等。紀念館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國家國防教育示範基地、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吉鴻昌將軍紀念館吉鴻昌將軍紀念館
吉鴻昌將軍紀念館前身是扶溝縣烈士陵園,始建於1962年,1979年在原址基礎上開始籌建“吉鴻昌烈士紀念館”,1984年,在吉鴻昌犧牲50周年之際建成並對外開放,1995年,在吉鴻昌誕辰100周年之際,更名為“吉鴻昌將軍紀念館”。

在徵得省市相關主管部門的同意後,扶溝縣委縣政府決定對吉鴻昌將軍紀念館進行搬遷重建工程,工程自2006年12月開始建設,於2009年11月24日吉鴻昌將軍犧牲75周年之際正式建成並免費開放。

建築

新館

吉鴻昌將軍紀念館吉鴻昌將軍紀念館
新館位於扶溝縣城鴻昌大道東段,總投資5000萬元,占地6.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6萬平方米,基本陳列面積2600平方米。吉鴻昌將軍紀念館歷時3年建成,館區由主館、紀念廣場、國防教育園、休閒公園四部分組成。

主館內設四個主展廳、一個多功能廳、一個廉政教育廳和半景畫館等。館藏陳列生動再現了吉鴻昌將軍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跡。館前廣場上威武屹立著吉鴻昌將軍青銅塑像,銅像高7.9米、重6噸,是由扶溝縣幹部民眾和社會各界捐資所鑄。廣場西側是國防教育園,放置有由空軍某部贈送的一架退役的殲-6教練戰鬥機中國人民解放軍濟南軍區贈送一部退役的坦克及兩部大炮等武器。

老館

吉鴻昌將軍紀念館(老館)吉鴻昌將軍紀念館(老館)
吉鴻昌將軍紀念館占地6300平方米,由山門、廣場和展廳組成。大門朝東,巍峨壯觀的仿古式門樓正上方由江澤民同志在1995年親筆題寫的館名:“吉鴻昌將軍紀念館”。進入園內,兩側有假山點綴,水泥道路兩旁平坦有形,北側有1987年省人民政府批覆的“河南重點烈士建築物保護單位”的立碑。西側為小何莊殉難烈士紀念碑(30平方米),沿路北行是紀念館廣場,廣場面積600平方米,廣場正中央由花崗岩砌成的底座上,豎立著戎裝的吉鴻昌將軍半身銅像。廣場正北就是吉鴻昌將軍紀念館的主展館,展廳面積為190平方米,展出實物10件,展出版面163副,主要介紹生平事跡。東側為名人書畫館,內展鄧小平陳毅江澤民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為吉鴻昌將軍的親筆題詞,另有書法家,書畫家等名士筆跡134副(件),所展版面面積130平方米。最西側為扶溝縣烈士事跡陳列館,全縣有386名有志之士為國捐軀,展廳利用版面63副90平方米,展出22名烈士的英勇事跡,展出實物108件,扶溝縣革命烈士英名台上記錄著各鄉鎮近300名為國捐軀的烈士們的英名。

人物生平

吉鴻昌將軍紀念館吉鴻昌將軍紀念館

吉鴻昌,字世石,河南扶溝人。

1913年8月,吉鴻昌投入馮玉祥部,歷任營長、團長、旅長、師長等職,1929年任寧夏省主席兼第10軍軍長,1930年10月率部隊接受了國民黨改編並任22路總指揮兼第30師師長。

1932年,吉鴻昌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3年5月,與馮玉祥一起組建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任第2軍軍長和張家口警備司令,曾率部收復了被偽軍占領的康保、寶昌、多倫等縣城;

1934年5月,在天津成立了中國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

1934年11月9日,吉鴻昌在天津法租界被捕,關押在法國工部局監獄,後被引渡到北平軍分會,24日在北平陸軍監獄被殺害。

河南風景名勝

河南是中華民族的主要發祥地之一,是我們的先民們生活和創業的地方,歷史上先後有20多個朝代在這裡建都。中國七大古都中,殷商古都安陽、九朝古都洛陽、七朝古都開封都位於河南境內,此外還有商丘、南陽、鄭州等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河南省的自然景觀主要有中嶽嵩山和黃河自然景觀群,形成了眾多的自然風景名勝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