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農業大學發展學院

吉林農業大學發展學院

吉林農業大學發展學院是由吉林農業大學和吉林東華教育集團聯合創辦的獨立學院。自2000年5月創建以來,已歷經了八度春秋。建立了高素質的專兼結合的師資隊伍,有專兼職教師500餘人,高級職稱的教師的比例占百分之五十以上。開設26個本科專業,31個專業方向,11個專科專業。形成了農、理、工、藥、管、文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格局。在校生9000多人。近三年學院畢業生就業率平均達到95%以上。

基本信息

學院概況

吉林農業大學發展學院體育館

學院貫徹“精心育人、服務社會”的辦學宗旨,恪守“質量立校、人才興校、特色強校、科學治校”的辦學理念。鎖定培養高素質套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定位。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不斷加強學科專業建設。現開設26個本科專業,31個專業方向,11個專科專業。形成了農、理、工、藥、管、文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格局。在校生9000多人。
擁有有良好的辦學條件:占地面積83公頃,各類建築面積28萬多平方米,教學設備值4000多萬元。設有各類實驗室70多個和容納5000多人的體育館及設施先進的圖書館、閱覽室,還設有教育技術中心、外語聽力電台、校園電視台及容納320台微機的大型電子閱覽室;並建立了校園信息資源傳送、共享網路系統。建立了高素質的專兼結合的師資隊伍,有專兼職教師500餘人,高級職稱的教師的比例占百分之五十以上。學院正在興建大型教學實訓基地“東華莊園”和“御龍溫泉”。還在北京、杭州、蘇州、山東、黑龍江、長春、吉林等省市建立了70多個校外實訓、實習基地,組建了由50個企業經理人參加的“中國•長春CEO俱樂部”,搭起了校企合作、產學研結合的橋樑。

最佳化能力本位的教學體系:構建了突出學生能力培養的平台加模組的理論教學體系和實驗,實訓、實習相結合、產學研相結合的實踐教學體系。採用了以加強學生學習過程管理為重點的、平時測驗、套用能力測試和期末考試相結合的考核方式;不斷深化教學內容、方法、模式的改革;建立了完善的學生工作教育、管理體系和校本部、東華教育集團、學院三結合的教育質量監控體系。

吉林農業大學發展學院吉林農業大學發展學院
吉林農業大學發展學院實驗大樓
組織學生參加職業技能鑑定:學院經省勞動社會保障廳成立了“職業技能鑑定所”和“國家職業技能鑑定基地”並被吉林省旅遊局確定為“吉林省旅遊行業崗位培訓定點單位”。目前,通過電子商務師、計算機、註冊會計師、項目管理師、物流師、微軟認證、導遊等20多類職業資格考試,獲取資格證書的學生為8000多人次。2004年,計算機專業的謝迪同學代表吉林省參加了“全國首屆電子商務大賽”喜獲銀獎,是吉林省唯一獲獎選手。他被吉林省政府授予“科技標兵”的稱號。職業資格認證為學生就業拓寬了就業渠道。

建立了完善的學生就業指導、推薦工作體系:成立了“吉林省大學生人才市場”常年保持同省內外各用人單位聯繫,積極組織用人單位來院招聘,指導畢業生到各類人才市場應聘。配合學生就業,大力開展創業教育活動,開闢了大學生創業園區。近三年學院畢業生就業率平均達到95%以上。

學院辦學取得豐碩成果。在吉林省教育工作會議上,學院作為吉林省獨立學院唯一代表兩次介紹了辦學經驗。2003年教育廳正式確定學院為套用型本科教學改革試點單位,所研究的課題榮獲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2005年1月學院又作為吉林省高校為振興吉林老工業基地科技服務單位受到省教育廳的通報表彰。在教育部對中國獨立學院進行的專項教學檢查評估中獲得“較好”檔次的最佳評價。2005年6月學院又作為獨立學院的唯一代表,先後在省內介紹了就業工作、創業教育經驗。2006年以來:《市場行銷》等四門課被評為省級優秀課,財務管理專業被評為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學院正以“追求卓越、超越自我”的精神,朝著中國一流、具有鮮明特色的獨立學院的目標闊步前進!

辦學特色

吉林農業大學發展學院微機原理實驗室

辦學定位

學院辦學立足吉林,面向中國,以市場為導向,以質量為中心,以能力培養為主線,著力體現套用型本科特色,主動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優質教育服務。

教學體系

以強化實踐教學為切入點,建立了基礎平台加專業方向模組的理論教學體系和實驗、實訓、實習有機結合的遞進式、開放式的實踐教學體系;各專業整合了部分課程,更新了教學內容,加強了實踐教學環節;採用了模擬式、演練式、現場式、案例式等教學方法;強化教學過程管理,注重學生課程平時成績的考核;根據學生實際實施了外語等課程的分級教學,滿足學生考研等個性需求;加強教學質量監控,形成了校本部督導組、學院教務處和集團質量監督辦公室“三結合”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提高了教學質量。

教學模式

堅持開放辦學路子,加強校企合作、產學結合。學院在長春市的汽車銷售公司、星級飯店、賓館、旅行社、證券公司等行業建立了30多個教學實習基地,簽訂了合作協定,建立了合作機制。學院董事會組織、成立了由吉林省省內外50多個企業執行長、職業經理人參加的“中國·長春CEO俱樂”,為加強學院同企業的聯繫與合作,架起了橋樑。

構建學生工作新模式

吉林農業大學發展學院大型舞蹈《軍中姐妹

學院牢固樹立素質教育、服務教育、主體教育、個性化教育觀念,構建了以加強黨團組織建設為基礎,以積極組織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為載體,以強化學生全面管理為保證,融思想道德教育、嚴格管理和組織活動為一體的工作新模式。確立了學生工作“寬於高中,嚴於普通大學”的管理定位。成立了30多個社團組織,開展了網頁設計、電子作品設計、創業計畫設計大賽和藝術節、體育競賽、社會公益活動等各類校園文化活動,增強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開展大學生創業教育

為了增強學生的創業、創新、創造精神,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學院將創業教育納入學生的管理與教育之中,為推動此項工作,學院專門成立了創業教育學院。確立以組織技能培訓、素質拓展認證、專業學術論壇等活動為重點,以開展創業園活動為突破口,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個性發展與套用能力培養,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工作思路。
積極組織職業技能鑑定

吉林農業大學發展學院校園雙選會

為了增強學生的職業素質、提高就業的適應能力,推進“雙證書”制的實施,學院經省勞動與社會保障廳批准建立了“國家職業技能鑑定基地”和“職業技能鑑定所”,定期組織學生參加外語、計算機、微軟認證、電子商務師導遊、汽車高級工、會計電算化、市場行銷、汽車駕駛員等多種職業資格考試與培訓、並將有關職業證書課程引入教學領域。2003年以來,取得各種資格證書的學生達1639名。2004年學院院謝迪同學在參加“吉林省首屆電子商務大賽”中榮獲一等獎,代表吉林省參加“中國首屆電子商務大賽”,喜獲銀獎,是吉林省代表隊中唯一獲獎選手;學院被大賽組委會授予“吉林省電子商務技能人才培養突出貢獻單位”的稱號。

建立較為完善的學生就業工作體系

學院成立了招生就業指導中心。常年保持同吉林省內外各用人單位聯繫,及時傳遞就業需求信息。積極組織用人單位來院招聘,並組織學生到各類人才市場應聘。及時反饋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意見,不斷改進學院的人培養工作。2004屆畢業生就業率為96%。

設施建設

為確保教育質量,作為投資方的吉林東華教育集團,不斷加大硬體投入,形成了良好的辦學條件。目前,現占地面積83公頃,教學樓、綜合樓、體育館、游泳館、實驗樓、圖書館、學生公寓、食堂等建築面積37萬多平方米,設有136多個實驗室,教學儀器設備總值6693多萬元,各項設施先進、完善。設有多媒體網路教室、電子閱覽室、校園電視台、外語聽力電台、電教中心等。學院管理全部實現網路化、數位化。
為強化學生實踐教學環節,學院、各分院普遍加強了校外實訓、實習基地建設。目前,在北京、蘇州、東莞、長春、吉林等地共建有實習基地110多個。為加強實訓基地建設,集團於2005下半年正式啟動了作為發展學院教學實訓基地的雙陽湖東華莊園和御龍溫泉兩個基建工程。東華莊園占地68多公頃,森林面積200多公頃,可利用水面600多公頃,莊園融會議、餐飲、商務、旅遊、服務等多種功能為一體。御龍溫泉占地22萬平方米,是重鋼結構的大型暖棚建築,天然溫泉水質含多種微量元素。溫泉暖棚內四季常青。該溫泉是國內規模最大的溫泉。這兩個基地是學院工商管理、市場行銷、旅遊管理、財務管理、藝術設計、環境工程、園林、中藥學等專業的實訓基地。東華莊園正式建成後,將為學院形成產、學、研有機結合良性循環的鏈條,搭建廣闊的平台。

師資力量

優秀、穩定的高素質教師隊伍,是新時期學校最寶貴的財富。學院廣聚優秀人才,並對教師進行系統的素質培養。經過五年的努力,建立了一支業務過硬,素質全面,愛崗敬業專兼結合的優秀教師隊伍。學院共有教師459人,其中自有教師187人,教授、副教授44人,占自有教師總數的24%;兼職教師272人,教授、副教授165人,占兼職教師總數的60%。學院自有教師經過學習、培訓,教學效果優良;兼職教師隊伍現由知名專家學者教授、知名作家詩人、重點學科帶頭人、博士生導師和訪問學者組成。其中多人獲得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省高校優秀老師,完成科研課題40餘項,著作文章300餘篇。學院正加大力度,提高教師隊伍素質,強化能力的培養,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紮實推進素質教育,高度重視教師專業發展,全面提升辦學水平。

知名教授

吉林農業大學發展學院宗占國

宗占國教授,博士生導師,1937年畢業於吉林大學物理學院,1973年任東北師範大學物理學院教師,1985年任吉林師範學院副院長,1996年任吉林師範大學校長,2004年任長春大學校長。是中國突出貢獻的青年專家,中央直接掌握聯繫高級專家,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教育部高等學校物理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共吉林省委決策諮詢委員,中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吉林省高級專家、兩次獲得省勞動模範稱號,吉林省物理學會副理事長,吉林省第十屆人大代表、中共吉林省第五次、第七次黨代會代表。從事高等教育35年。主講過光學、雷射物理、量子電子學、現代科學技術。所教的《光學課》是吉林省優秀課程。三次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三次榮獲省級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和特等獎。主編的《現代科學技術導論》榮獲國家優秀教材二等獎,並被教育部確定為中國普通高校大學生科技素質教育教材,使用該教材的大學生多達10萬人。科研主要方向:材料科學與化學、教育科學。1974年研製成果中國第一台氮分子紫外脈衝雷射器,填補了國家空白。公開發表論文60多篇。編寫教材著作14部。已經完成和正在承擔國家和省科研課題21項,其中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省科技廳重大科研項目、教育部基金課題、中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研究課題、教育廳自然科學基金課題、教育部、省教育廳的教學改造課題等等。2006年,福布斯網舉辦了“2006中國最佳100大學校長評選賽”,社會對宗占國教授評價很高:簡訊投票排行第4,網路投票排行第5。

吉林農業大學發展學院欒玉振

欒玉振1962年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套用力學專業,從教四十餘年來,為本科生和研究生主講過7門課程,曾被中國力學學會評為中國優秀力學教師。主持吉林省科委課題4項,參加3項,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和省政府一等獎各1項,主持的兩項省教研課題分別獲省優秀教學成果三等獎,發表的主要論文40餘篇,其中一級學報論文11篇。在農業物料學,種植機械化新工藝和配套農機具研究方面,碩果纍纍,處國內領先水平。曾先後任教研究主任、院長、中國職教學會農業職業教育研究會副理長,碩士生導師,自2000年來發展學院從事教學管理工作,常務副院長,針對獨立學院生源特點,結合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堅持培養套用型高級專門人才的定位,採取了相應的綜合配套改革措施,以特色求發展方針,成效顯著,受到社會的公認和好評。和好評。

吉林農業大學發展學院張福全

張福全,教授,1969年畢業於吉林農業大學機械專業在農大工作期間曾擔任系黨組織副書記,校團委副書記,國小生工作部部長,1985年任吉林農業大學黨委副書記,1992年擔任吉林職業師範學院黨委書記,2002年初擔任吉林建築工程學院黨委書記,30多年來一直在高校從事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現任吉林農業大學發展學院黨委書記,總結和探索了整套工作經驗,在國家和省有關刊物上發表論文《發揮教師在學生工作中的主導地位》《關於學生思想品德定量行考核的探討》等40多篇,由於工作突出1991年被國家評為中國優秀教育工作者。

吉林農業大學發展學院李華楠

李華楠,作家,教授,1969年畢業於長春工業大學機械系。曾任長春地質學院團委書記,中共吉林省委秘書處科長,副處長,處長,中共公主嶺市委副書記(正市長級),吉林省法制局副局長兼省法律事務中心主任,長春大學副校長,現任吉林農業大學發展學院副院長。主要著作有:《共產主義品德修養教程》,《公文寫作大全》,《公文寫作實例全書》,《公務文書寫作無師自通》,《市場經濟寫作無師自通》,《隨身顧問手冊》,《中華歷史五千年精粹》。主要業績曾被收入:《中國大學校長名典》,《中華名人大典》,《中華優秀人物大典》,《中國作家大辭典》,《共和國專家成就博覽》,《中華英才名人錄》,《二十一世紀傑出專家》,《中國著作權人檔案》。

吉林農業大學發展學院趙中嶽

趙中嶽生於1943年10月,天津市人,原吉林省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副院長,現任吉林農業大學發展學院副院長、吉林省高職高專教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吉林省學位和研究生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吉林省成人高教協會副理事長及吉林省院校設定、專業設定、學科建設等委員會成員。系國家教育部高職高專評估專家。1969年畢業於東北師範大學中文系。從事中文、政治經濟學教學30餘年,並一直致力於教育研究、教學管理。多年來完成省級以上科研課題十餘項,主編、參編教材十餘部,撰寫並發表專業與教研學術論文六十餘篇。是吉林省內知名的專家、教授。

吉林農業大學發展學院王安順

王安順1940年12月生於哈爾濱市。1964年畢業於吉林工業大學汽車運用工程專業,1964年至2002年于吉林工業大學,後改為吉林大學任教。1984年10月至1986年10月,原南斯拉夫貝爾格勒大學訪問學者。曾任吉林工業大學汽車工程學院汽車運用工程系副主任、吉林工業大學汽車工程學院副院長、吉林工業大學交通學院院長、吉林省汽車綜合性能檢測中心站站長,現任吉林農業大學發展學院汽車機械工程學院院長。曾講授過多門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課程,在國內主要學術期刊上發表十餘篇學術論文,中國汽車維修業大百科副主編。自1990年以來,先後主持過交通部科研課題七項,其中兩項於1993年和2000年獲交通部科技進步三等獎,主持編寫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行業標準兩項,主持編寫“中國汽車維修業發展規劃(九五、十五)”一項。

吉林農業大學發展學院候季理

季理,1967年畢業於吉林農業大學農機系.1978年到吉林農業大學農機系任教.先後擔任力學教研室主任機械製造教研室主任.1999年評為正教授.2003年9月到吉林農業大學高職學院任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負責人.承擔“機械原”、“機械設計”,“機械製造工藝學”等課程。現擔任吉林農業大學發展學院汽車機械學院副院長。

分院簡介

吉林農業大學發展學院校園一角

電子信息工程分院

成立於2004年,分院現設自動化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分院電類全日制本科在校生700多人。分院領導堅持貫徹學院關於培養高素質套用型人才辦學定位,構建了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教學體系。分院有電類基礎實驗室、專業實驗室、實習實訓基地12個。分院除自有專任教師(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人)外,還從吉林大學、長春工業大學、長春理工大學、長春大學等高校聘請知名專家教授擔任學科帶頭人或兼職教師。分院教授、副教授上課率已達65%以上。

汽車機械工程學院

交通運輸(汽車運用)、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兩個本科專業和汽車檢測與維修一個專科專業。
在汽車機械工程學院內設有汽車電子控制技術、汽車檢測、汽車維修、汽車試驗及機械製造工藝、公差與技術測量等多個實驗室和實習實訓基地。汽車機械工程學院是依託省重點大學吉林農業大學的優厚師資,引進了吉林大學、長春工業大學、長春大學等高校的知名學者、教授、專家組成了一支專兼職相結合的師資隊伍。為培養高素質套用型技術人才奠定了牢固的基礎。

吉林農大發展學院計算機學院

吉林農業大學發展學院校園一角
成立於2005年初,地處長春市雙陽區東華路。學院下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該專業於2000年設立。隨著發展學院辦校規模的不斷擴大,學院在立足於培養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人才的基礎上,從市場對計算機人才的需求出發,立足套用型本科特色,修訂人才培養方案,確定軟體工程網路工程兩個方向人才培養目標。

工商管理學院

設有工商管理,工商管理(物流管理方向),市場行銷三個本科專業和市場行銷專業(汽車行銷方向)一個專科專業。在校學生近1600人。學院專任教師49名,具有博士學位的3人,碩士學位的19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24人,“雙師型”教師數量約占9%,是一支整體素質較高的師資隊伍。院長兼工商管理學科帶頭人孫玉玲,畢業於清華大學,具有多年的技術管理經驗,對於工商管理學科有豐富的實踐教學經驗,對管理學和市場行銷學的發展趨勢有頗深的研究。學院現配有相關專業配套模擬實驗室,可指導學生結合課堂所學的理論知識進行相關專業的實踐操作。並且在校外已建立了穩定的5個教學實習基地,其中有2個是世界500強企業。

吉林農業大學發展學院校前噴水池
旅遊普管理學院

設有旅遊管理本科專業、旅遊管理(英日雙語)本科專業、環境工程本科專業和園林本科專業,旅遊管理專業分為旅遊管理、旅遊外語(英語和日語)和旅遊康樂三個就業方向,在校學生500多人,有教師21名,其中教授、副教授6人,雙師型教師8人。院長、旅遊專業學科帶頭人陶玉山教授、高級經理、退休前多年從事出入境旅遊服務與管理工作。曾被吉林工大特聘旅遊管理系副主任、教授、酒店留學培訓中心副主任,長春大學旅遊學院旅遊系主任、教授,國家教育部教學評估專家組成員。6次獲得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省文教先進工作者、省高校優秀教師、省師德先進個人。

外國語學院

外國語學院是發展學院十個分院之一,設有英語、英日雙語、韓國語三個本科專業,以培養厚基礎、寬口徑、精專業、強能力的套用型外語人才為培養目標,以面向社會、適應市場、服務學生、尊重科學、教書育人為辦學理念,在人才培養模式上,構建了基礎平台加專業模組的全新課程教學體系,成為吉林省獨立學院培養套用型外語專業人才的基地之一。
學院有專職教師36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學院聘有美國外教、韓國外教,各專業都有學術科研教學水平較高的學科帶頭人,負責教授專業核心與主幹課程。此外,還從吉林大學、東北師範大學聘請部分兼職教師擔任外語課程教學。

吉林農業大學發展學院心聲,新感覺文藝晚會

生物食品學院

生物食品學院是吉林農業大學發展學院最具實力的學院之一,所開設的各專業在吉林省內獨立院校中均具特色。學院設有食品科學與工程本科專業、中藥學本科專業、動物醫學本科專業、動物科學本科專業、生物工程本科專業、園林本科專業和環境工程本科專業。學院教職工31名,專職教師26名,其中教授、副教授8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任課教師占教師總數的58%以上。兼職教師隊伍由吉林農業大學和吉林省建築工程學院等省內知名高校相關專業教師組成。

動物科技學院

動物科技學院是吉林農業大學發展學院獨具特色的學院之一。專任教師22名,其中教授4人。學生649人,學院設有動物醫學本科專業、動物科學本科專業、環境工程專業。兼職教師隊伍由吉林農業大學和吉林大學、長春大學的相關專業教師和吉林德大有限公司等生產單位的高級獸醫師、高級畜牧師組成。

專業介紹

測控技術與儀器

吉林農業大學發展學院圖書館

培養目標:面向精密儀器設計與製造、測量與控制領域,培養電、光、機相結合寬口徑、複合型人才。
主要課程:現代測量技術、電工電子技術、自動化技術、光電工程和機械工程等。
就業去向:在測量與控制領域內,從事儀器與系統的設計製造、科技開發、套用研究、運行管理等方面的套用型工程技術工作。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自動化

培養目標:面向現代化生產控制和管理以及各種現代化信息處理技術領域,培養工業過程控制、檢測技術與自動化儀表、計算機套用、信息處理等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電子技術、電機與拖動、自動控制理論、檢測技術、自動化儀表與過程控制、交直流調速系統、微型計算機原理、微型計算機控制技術。
就業去向:從事自動化設計、開發、運行與維護、教學及管理工作。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吉林農業大學發展學院電子閱覽室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培養目標: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組織與交流能力,系統掌握計算機科學技術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具備計算機軟體工程的基本思想、規範的系統軟體和套用軟體的開發、設計、測試與管理能力的軟體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模擬和電子技術、C語言、計算機組成原理與體系結構、計算機網路技術與通信、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C 程式開發、C#網路編程、軟體工程、軟體測試與管理、ASP.net網路編程、JAVA程式設計、Linux作業系統、SQLServer資料庫、ORACLE資料庫、J2EE企業開發套用等。
就業去向:從事計算機軟、硬體開發、設計、管理行銷、計算機教學、套用研究等工作。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吉林農業大學發展學院工業控制實驗室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機械設計、製造、自動化基礎知識與機械產品設計製造、套用研究、科技開發、運行管理和經行銷售能力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套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工程力學、機械原理、機械設計、電工電子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數控技術、數控工具機與編程、機械製造裝備設計、自動化製造系統、模具製造工藝學、塑膠成型工藝、衝壓成型工藝及模具設計。
就業去向:到機械製造企業、科研院所、大中院校等企事業單位從事機械產品設計與製造、經營管理、教學研究等工作。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食品科學與工程
培養目標:培養掌握化學、生物學、食品工程的專業知識和加工技術,具有生產技術與管理、品質控制、產品開發、科學研究、工程設計等方面工作創新能力的套用型高級食品科學與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化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食品工程原理、食品營養學、食品分析、食品衛生檢驗學、畜產品加工學、園產品加工學、農產品加工學、食品企業經營管理等。
就業去向:在食品加工企業和檢疫部門從事食品生產技術管理、食品品質控制、產品開發、工程設計等工作。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吉林農業大學發展學院化學實驗室

生物工程

培養目標:培養掌握生物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論專業知識,具有生產工藝設計、設備選型等實踐操作技能以及經營管理、科學研究和產品開發創新意識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有機化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發酵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化工原理、生物製藥、澱粉化學與生產工藝、酒精生產工藝等。
就業去向:從事生產工藝設計、經營管理、新產品開發、產品質量控制及檢測、工程設計等工作。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環境工程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環境污染控制工程的規劃、設計、施工與運行管理能力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化學系列課程、工程力學、建築工程結構與施工、環境工程微生物學、環境學導論、環境系統分析、環境監測與質量評價、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氣污染控制工程、固體廢棄物處理、電工電子技術、計算機套用技術。
就業去向:在企事業單位、城鎮環衛、環保部門從事環境保護工程方面的技術工作和管理工作。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吉林農業大學發展學院化學準備室

套用化學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化學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較強的實驗技能,具備物質的分析與檢測、新材料的研發與套用、環境生態安全與保護等方面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教學及管理能力的高級套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化工原理、儀器分析、高分子化學、環境化學、農藥化學。
就業去向:農業生產資料的經營管理部門及生產企業、各級植保部門、科研院所、大專院校、質量檢測與仲裁部門、農業技術推广部門等企事業單位。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旅遊管理
培養目標:培養掌握21世紀國際、國內旅遊業經營管理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並且在旅遊企業經營管理及旅遊資源開發、旅遊市場行銷等工作中,具有靈活運用現代旅遊企業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原則、管理手段能力的高級套用管理人才。
主要課程:旅遊學概論、現代旅遊飯店管理、旅行社經營管理、旅遊市場行銷學、導遊概論、旅遊經濟學、旅遊促銷學、旅遊飯店計算機信息管理、旅遊資源開發與規化、旅遊景區景點管理、旅遊企業人才資源開發與管理、大學英語、旅遊英語、飯店英語、導遊英語和二外(日語或韓國語)等。
就業去向:在旅行社、飯店、賓館、旅遊公司及其他旅遊業管理部門從事旅遊資源開發、旅遊市場行銷和旅遊業管理等工作。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

吉林農業大學發展學院語音教室

英語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較為廣泛的科學文化素養、紮實的英語基礎知識和熟練語言套用能力的套用型英語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英語語音、基礎英語、高級英語、英語聽力、英語會話、英語閱讀、英語寫作、英漢翻譯、語言學、英國文學、美國文學、英語國家概況等。
就業去向:在經貿、教育、外事、旅遊等部門,從事翻譯、教學和管理工作。
授予學位:文學學士
朝鮮語(韓國語)
培養目標:培養適應二十一世紀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知識面寬、富有創新精神、具備紮實的韓語語言基礎和語言工作能力的套用型韓語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韓語精讀、韓語聽力、韓語語法、韓語會話、韓語寫作、韓語閱讀、韓語報刊選讀、韓語翻譯實踐、韓語文學等。
就業去向:畢業生可在經貿、教育、外事、旅遊等部門,從事翻譯、教學和管理工作。
授予學位:文學學士
吉林農業大學發展學院舞蹈《愛我中華》

廣告學(影視廣告製作)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影視廣告節目的策劃、創作、製作等方面專業知識和技能,並掌握一定理論修養、藝術鑑賞力和文字處理能力的高級專業套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繪畫基礎(素描、速寫、色彩)、形態構成(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立體構成)、套用基礎寫作、平面設計、廣告學、傳播學、影視藝術概論、音樂基礎、攝影、攝像、影視照明設計、錄音技術、影視編輯、計算機軟體、影視作品賞析、影視廣告策劃。
就業去向:畢業後可在電視台、政府機關、大中專院校、多媒體電教中心、影視廣告公司、多媒體工作室從事影視廣告影視作品的創作、編導、拍攝和後期製作工作。
授予學位:文學學士

科學治校

學院不僅建立、完善了學生的各項管理規章制度,而且基本健全了以教學管理為重點的各項規章制度和相關機制,學院注重加強教學管理的基礎工作。各分院配齊了教學秘書,並進行專題培訓。教務處健全了較為規範的教學檔案(包括教學管理規程、學籍管理規定、教學環節質量標準、教師工作規範等51項規章制度)。學院制定了教學質量監控工作規程,建立了教學行政監督和督導監督並行的質量監控體系和相關運行機制。質量監督辦公室在各教學班設立了質量監督員,定期組織學生對教師授課質量進行測評,通過多種方式徵求學生意見,及時向教師反饋。督導員和學院的主管領導堅持深入課堂聽課,檢查教學秩序,了解授課情況,及時對專兼職教師在教學上存在的不足進行指導,對不稱職的教師及時調換。學院努力加強教風學風建設,實施了優良教風學風工程,狠抓課堂教學管理,堅持學生出勤周報制度,下大功夫整頓考風考紀。2008年上半年全院學生平均出勤率達96.5%,各種考試紀律嚴明,秩序井然。學院還建立了青年教師大賽、優秀教學獎、優秀課評審等相關機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