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爪鯢

吉林爪鯢

吉林爪鯢(Onychodactylus zhangyapingi),發現於中國吉林省臨江市、集安市。它主要生活在海拔300米左右的長白山區落葉闊葉混交林中的潮濕、陰涼的小山間溪流區域內。2007年5月,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與吉林黃泥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聯合開展小鯢物種研究與調查時,意外在吉林省臨江市黑松溝發現奇異小鯢,經過實驗室遺傳學分子實驗,2013年3月確認為小鯢新物種,並命名為吉林爪鯢。

基本信息

發現與命名

吉林爪鯢吉林爪鯢

2007年,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與吉林黃泥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聯合開展小鯢物種研究與調查時,意外地發現了一種新型小鯢,經過多年的研究及基因鏈對比,它不同於俄羅斯、遼寧等其他爪鯢物種。

2013年3月8日,科學家確認發現的小鯢為新物種,並命名為吉林爪鯢

形態特徵

吉林爪鯢體型修長,皮膚光滑,背部通常呈現黑、黃相間的大理石花紋,細長的頭部帶有圓角的口鼻部,兩隻大而突出的眼睛,四肢粗壯,具有黑色的角質爪手指和腳趾,長長的尾巴,尾部的肋骨上存在眾多尾椎骨,沒有肺。

分布範圍

分布於吉林省南部鴨綠江流域的臨江市和集安市,是一種古老罕見的物種。

生活習性

吉林爪鯢吉林爪鯢
吉林爪鯢生活在海拔300米左右的長白山區落葉闊葉混交林中的潮濕、陰涼的小山間溪流區域內,棲息地都有一層厚厚的鵝卵石河床及苔蘚覆蓋的岩石,便於其藏身與棲息,同域分布的物種有東北小鯢東北林蛙東方鈴蟾、蟾蜍等兩棲類動物。

保護級別

中國國家環保總局和中國瀕危物種科學委員會1988年在《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中,將爪鯢列為“瀕危級”保護物種。

發現意義

科學家認為,這一瀕危新物種的發現,提高了人類對爪鯢屬物種多樣性的認知,有助於人類了解爪鯢物種在亞洲的分布和分化情況,更有助於研究相關物種的演化歷程,其科研價值是不可估量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