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時期的梅杜薩

古風時期的梅杜薩,是希臘藝術的前身。

【名稱】古風時期的梅杜薩
【類別】雕像石刻
【年代】公元前6世紀
【原屬】希臘
【簡介】
希臘人在公元前1200-前1000年間渡過了愛琴海,並在小亞細亞一帶建立自己的殖民地,在愛琴海諸島嶼,他們擴大了自己的文化影響。作為希臘藝術的前身,早期受克里特-邁錫尼文化的影響,直到古風時期仍然十分明顯。所以在古風時期的希臘藝術,摻有許多異族的成分,事實上它的本土文化也不很發達。那個時期的建築雕刻幾乎與古埃及的一樣,帶有一定的象徵性。人物的形體較粗糙,往往正面的臉,而彎著膝蓋的兩腳卻是側面的,四肢與胴體不發生任何聯繫,頭髮則刻意加工,製成捲髮式樣,臉容上有呆板的微笑,稱古風式的微笑。在公元前7-前6世紀的建築浮雕,這種傾向仍然到處顯現。這裡的一座廟宇人字牆上的浮雕就是一例。
這是在科孚島上的一座阿耳忒彌斯神廟(月神與狩獵女神廟)的人字牆上的浮雕,屬於公元前6世紀上半葉的產物。中央一個雕像是飛行著的蛇發女怪梅杜薩。她的頭很大。身姿呈當時公式化的屈膝奔跑的樣子;在她的兩側對稱地安排著兩隻躺著的豹(考古學家們依據發掘的資料,為這座廟的人字牆畫了一個想像復原圖--見圖的上部)。類似這樣的處理,在其他地區的建築物上大致也一樣。這些浮雕僅僅由於共同的裝飾性構思才彼此聯繫起來。就是說,這裡的梅杜薩的屈膝奔跑所表現的飛行,是以其他神廟上的飛行形象為模式,不論是梅杜薩,還是尼開神像,它的裝飾方案是完全相同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