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阿井

古阿井座落於今陽穀縣阿城鎮西北隅。井口直徑2尺,深20米左右,井旁有六角亭,亭額題“濟世壽人”四個大字,兩旁石柱上鐫刻有“新地即今多雨露;仙鄉留此好源泉”楹聯,亭內有石碑一尊,碑上篆書“古阿井”。古阿井的始鑿年代已無從可考,亭中碑文記載,唐代尉遲恭曾以欽差大臣身份重修此井,明天順七年(1463年)建亭於井上,明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和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兩次整修,現存碑亭系清光緒五年(1879年)重建。

基本資料

古 阿 井

古阿井位於陽穀縣城東20公里處,古運河西岸,東阿故城遺址中央,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位。古阿井深數丈,以青磚砌成,井口覆以石板,井水色綠而重,清冽甘美,雜質很少,用以燒水,幾年內水壺中也不見有水垢。水中富含鈣、鎂、鉀、鈉、鍶等十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水質極佳,是天然的保健礦泉水,用此井水熬膠,易除雜質,且能增加療效,因此當地所產阿膠為歷史上公認的正宗阿膠,素有“貢膠”之美譽。史料有關阿井的記載,最早見於漢代,其後幾經重修,至今不廢。井旁的石亭重建於清光緒五年,交角對稱,結構緊湊而雕琢精細,雖經百餘年風剝雨蝕,至今仍堅固如初,亭面正額題“濟世壽人”四字,左右楹聯為“新地即今多雨露,仙鄉留此好源泉”,亭下有一石碑,高約5尺寬2尺余,上鐫“古阿井”三字,篆刻古樸自然。今天的古阿井淘浚一新,與張秋的清真寺、阿城的海慧寺、臨清的清真寺、聊城的山峽會館和環城湖相連,組成一條古運河民族文化旅遊線,它以其獨特的魅力和歷史文化色彩,成為古運河民族文化旅遊線上的重要景點。古阿井周圍道路通暢,當地火車站、

汽車站都有直達旅遊班車。古阿井土特產有景陽岡系列酒、阿膠、景陽木雕,名吃有燒牛肉、武大郎燒餅、瓜達、大棗、燉魚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