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滎鐵板

古滎漢代冶鐵遺址位於河南鄭州西北漢代滎陽城西牆外。從出土鐵器上的鐵官標誌推定,屬河南郡所轄的第一號制鐵作坊,使用年代約自西漢中晚期至東漢。遺址中出土梯形鐵板幾十千克,大多散存在爐渣堆積中,板長19厘米,寬7~10厘米,厚0.4厘米,有明顯的鑄造披縫。

古滎鐵板

正文

古滎漢代冶鐵遺址位於河南鄭州西北漢代滎陽城西牆外。從出土鐵器上的鐵官標誌推定,屬河南郡所轄的第一號制鐵作坊,使用年代約自西漢中晚期至東漢。遺址中出土梯形鐵板幾十千克,大多散存在爐渣堆積中,板長19厘米,寬7~10厘米,厚0.4厘米,有明顯的鑄造披縫。經鑑定的鐵板為含碳0.1~0.2%的低碳鋼。河南鞏縣鐵生溝、南陽瓦房莊等冶鑄遺址都有這種鐵板原料出土。將生鐵鑄成板材後脫碳成鋼,是為了提供鍛造用的坯料,可以再加熱鍛製成各種器物。因此,它不同於白口生鐵鑄件在退火成為可鍛鑄鐵時,尺寸較薄部分未生成石墨而脫碳,以致局部偶然存在鋼質的工藝。鑄鐵脫碳鋼這一新的工藝擴大了生鐵使用的範圍,增加了優質鋼材的來源。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